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临津房少府
作者: 杨炯 〔唐代〕
岐路三秋别,江津万里长。
烟霞驻征盖,弦奏促飞觞。
阶树含斜日,池风泛早凉。
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三秋时节的分别路口,江津的路途遥远,绵延万里。烟雾和霞光停驻在我的征途之上,弦乐声催促着我举杯畅饮。阶前的树木沐浴在斜阳之中,池塘的微风带来了早秋的凉意。赠言还未说完,我的眼泪已无声滑落,沾湿了衣裳。
注释
字词注释:
- 岐路:分岔的道路,这里指分别的地方。
- 江津:指长江的渡口,象征着遥远的旅途。
- 烟霞:指天边的云雾和霞光,营造出一种美丽的景象。
- 征盖:旅途中的车辆或船只,象征出行。
- 飞觞:迅速举杯,形容饮酒的急切和欢快。
- 含斜日:夕阳斜照,表示时光的流逝。
- 泛早凉:清晨微风,带来一丝凉意。
- 流涕:流泪,表达离别时的伤感。
典故解析:
- 三秋:古人常用秋天的季节来形容离别的时刻,寓意深沉。
- 赠言未终: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离别时未尽的言语,含有不舍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炯,字凝之,唐代初期的诗人,出身于官宦世家,才华横溢,擅长诗文。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友情的深厚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朋友临行之际,借离别之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不舍之情。背景中可能涉及到当时友人的出征或赴任,情感真挚,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送临津房少府》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离别的伤感。首先,诗的开头“岐路三秋别,江津万里长”,便营造出一种愁苦而又壮阔的离别场景,象征着分别的痛苦和未来的漫长旅程。接着,诗人通过“烟霞驻征盖,弦奏促飞觞”这两句,描绘了离别时的景象:远方的云雾与酒杯的欢笑交织,展现了虽有欢聚的时刻,但更添离愁的气氛。
诗中的“阶树含斜日,池风泛早凉”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时光流逝与季节变迁所带来的孤独感。夕阳的斜照和清风的吹拂,不仅是对环境的描绘,更是对内心情感的反映。最后两句“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直接道出了离别时的难以自已,泪水滑落,沾湿衣裳,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整首诗虽简练,但情感却极为深厚,表现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离别时的复杂心情。诗人在对自然的描绘中,融入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蕴含深情,展现了杨炯卓越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岐路三秋别:分别时节,三秋之际,意味着离别的时间已久。
- 江津万里长:象征着离别的漫长旅途,感叹未来的遥远。
- 烟霞驻征盖:描绘旅途中的美丽景象,表达出对友人的不舍。
- 弦奏促飞觞:酒宴的欢快气氛与离别的愁绪交织,营造出复杂的情感。
- 阶树含斜日:夕阳洒落,暗示着时光的流逝,离别的伤感加深。
- 池风泛早凉:清晨的凉风,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暗示着季节的变迁与离别的冷清。
- 赠言未终竟:未尽的赠言反映出深厚的情谊,无法言尽的依依不舍。
- 流涕忽沾裳:泪水滑落,表露出对离别的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烟霞”比喻美好的离别情景,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情感更加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场景与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伤感,突显了友情的重要性和时光的无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离别与成熟,表达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 江津:代表遥远的旅途,寓意分别的艰难。
- 烟霞:象征美好的记忆和离别的美好时光。
- 斜日:暗示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伤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岐路”指的是什么?
- A. 分别的地方
- B. 旅行的路线
- C. 友人的家
- D. 诗人的故乡
-
“烟霞驻征盖”中“驻”字的意思是?
- A. 继续
- B. 停留
- C. 离去
- D. 迎接
-
诗的最后一句,流泪的原因是什么?
- A. 高兴
- B. 伤心
- C. 生病
- D. 疲惫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送李判官》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送李判官》中,诗人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通过诗句展现了离别的愁苦。与杨炯的诗相比,杜甫的作品更加沉重而深刻,反映了社会动荡对友情的影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