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

时间: 2025-01-26 00:23:01

贱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

三秋方一日,少别比千年。

不掩嚬红缕,无论数绿钱。

相思明月夜,迢递白云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有所思
贱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
三秋方一日,少别比千年。
不掩嚬红缕,无论数绿钱。
相思明月夜,迢递白云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留守在南方的女人,思念远在北方征战的丈夫。秋天已经过去了一天,但这种离别的感觉却像是经历了千年。她并不在意自己所拥有的物质财富,也无所谓那些细微的琐事。每当明月高挂的夜晚,思念的情绪愈加浓烈,仿佛那遥远的白云也在传递着她的思念。

注释

  • 贱妾:指的是身份低微的妻子或妾。
  • 南楚:指的是楚地,位于今湖南、湖北一带。
  • 征夫:出征的丈夫。
  • 三秋:秋天,表示时间。
  • 少别比千年:短暂的分别却感受到如同千年般漫长。
  • 不掩嚬红缕:不再遮掩面上的愁苦(嚬:皱眉;红缕:指红色的丝线,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 数绿钱:指的是金钱,表示对物质的冷漠。
  • 相思明月夜:在明月照耀的夜晚,思念更加明显。
  • 迢递白云天:形容思念的遥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炯,唐代初期的诗人,以诗、文、赋著称于世,作品风格清新,感情真挚。杨炯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情的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相对繁荣,但战争频繁,许多士兵出征,留下家庭中的妻子独自守候,思念之情尤为浓厚。诗人以个人情感为切入点,表达了对离别痛苦与思念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有所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在战争背景下,留守妻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诗的开头,"贱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直接点出离别的背景,展现了女性在战争中的孤独与无奈。随后的“少别比千年”更是强调了思念的深刻,短暂的分别却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时间压迫,生动地传达了思念之情的沉重。

“相思明月夜”一句极具画面感,明月成为思念的象征,映照出孤独的夜晚,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同时,诗中“不掩嚬红缕,无论数绿钱”表现了对物质的淡漠,突出了情感的真实与深邃。这种对比使得诗歌在情感的表现上更为立体,既有对爱情的忠贞,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将离别与思念凝聚于字里行间,展现了古代女性的柔情与坚韧,给人以深刻的共鸣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贱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开头直接设定了离别的背景,表现出女性的孤独。
  2. 三秋方一日,少别比千年:用夸张的手法表达思念之苦,时间的感知因情感的深重而扭曲。
  3. 不掩嚬红缕,无论数绿钱:表现出对物质的无所谓,反映出爱情的纯粹。
  4. 相思明月夜,迢递白云天:描绘出思念的空间感,明月与白云象征着远隔的两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漫长的时间,使情感更为深刻。
  • 对仗:诗句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夸张:如“少别比千年”,增强了思念的强烈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离别的痛苦和对爱情的坚定,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基础和女性的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思念,传递情感。
  • 白云:象征遥远的距离,增加了思念的空间感。
  • 南楚与北燕:地理的对比,强调离别的遥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杨炯
    C. 杜甫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征夫”是指什么? A. 出征的士兵
    B. 商人
    C. 学者
    答案:A

  3. “少别比千年”中的“千年”用作什么修辞?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思乡情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描绘对亲人思念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有所思》与《静夜思》:两者都通过明月象征思念,但《有所思》更侧重于离别的痛苦,而《静夜思》则更多地反映自我情感的孤独。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诗经与古典诗词解析》
  3. 《唐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