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一段云》

时间: 2025-02-04 15:25:01

严濑山围住,江如碧玉沟。

狂奴尚喜一羊裘。

纶影自悠悠。

越女怜金镜,吴桑亚绿柔。

晚来潮送木兰舟。

烟棹共夷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严濑山围住,江如碧玉沟。狂奴尚喜一羊裘。纶影自悠悠。越女怜金镜,吴桑亚绿柔。晚来潮送木兰舟。烟棹共夷犹。

白话文翻译:

严濑山环抱着,江水如同碧玉般的沟壑。狂热的奴隶仍然喜爱那一件羊皮裘衣。纶影在水面上悠然自得。越国的女子怜爱着她的金镜,吴地的桑树则显得更加柔嫩。傍晚时分潮水送走了木兰舟,烟雾缭绕,舟行缓缓。

注释:

  • 严濑山:指严峻险峻的山脉。
  • 江如碧玉沟:形容江水清澈如碧玉的沟渠。
  • 狂奴:这里可以理解为对某种事物极为痴迷的人。
  • 羊裘:羊皮制成的外衣,象征富贵或身份。
  • 纶影:指渔网在水中漂浮的影子。
  • 越女:指越国的女子,古代称谓。
  • 金镜:象征美丽和自恋。
  • 木兰舟:指以木兰木制成的船,象征旅途。
  • 烟棹:指船桨在烟雾中的模糊影像。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邵祖平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景色,结合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描绘有关,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感悟。

诗歌鉴赏:

《巫山一段云》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中描绘了严濑山的巍峨和江水的清澈,形成了一幅如画的自然图景。诗人通过“狂奴尚喜一羊裘”一句,暗示人与物之间的情感寄托,以及对物质的追求。接着“越女怜金镜”展现了对美的向往和自我欣赏。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性深刻的观察。在晚潮送舟的场景中,诗人似乎在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令人回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严濑山围住,江如碧玉沟。”:描绘了山水环抱的美丽景象。
    2. “狂奴尚喜一羊裘。”:体现出人对于物质的依赖与痴迷。
    3. “纶影自悠悠。”:渔网轻盈漂浮于水面,象征自由与宁静。
    4. “越女怜金镜,吴桑亚绿柔。”:展现女子对美的珍视,以及自然的柔和。
    5. “晚来潮送木兰舟。”:描绘暮色与潮水相送的宁静场景。
    6. “烟棹共夷犹。”:烟雾缭绕,舟行缓慢,意境悠远。
  • 修辞手法

    • 比喻:江水比作碧玉,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情,使意境更加生动。
    • 对仗:如“越女怜金镜,吴桑亚绿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 自然意象:如“严濑山”、“江”、“木兰舟”等,象征着自由与宁静。
  • 人文意象:如“越女”、“金镜”等,代表着对美的追求与人性的思考。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狂奴”指代什么?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对自然的向往
      c) 对人情的依赖

    2. “江如碧玉沟”中的“碧玉”是比喻什么?
      a) 清澈的水
      b) 美丽的女子
      c) 高耸的山

    3. “越女怜金镜”中的“金镜”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丽
      c) 自信

答案:1-a,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

    • 李白与邵祖平在自然描写上都展现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但李白的诗多带有豪放之气,而邵祖平的诗则更显细腻与柔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人邵祖平研究》
  • 《古典诗词与现代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