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一段云 潇湘八景 平沙落雁》

时间: 2025-04-28 02:51:01

玉塞多缯缴,金河欠稻粱。

兄兄弟弟自成行。

万里到潇湘。

远水澄拖练,平沙白耀霜。

波头人散近斜阳。

欲下更悠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巫山一段云
玉塞多缯缴,金河欠稻粱。
兄兄弟弟自成行,万里到潇湘。
远水澄拖练,平沙白耀霜。
波头人散近斜阳,欲下更悠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巫山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开头提到“玉塞多缯缴”,形容了云雾缭绕的景象;“金河欠稻粱”则是说金色的河流流淌,缺少了稻谷和粮食。接着,诗人提到兄弟同行,象征着人间的和睦与团圆。最后,诗人描绘了水面如练,沙滩如霜,夕阳下的波光粼粼,似乎表达了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注释:

  • 缯缴:缯,指丝织物;缴,指飘动的样子。形容云雾如丝般轻盈。
  • 金河:比喻河水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 潇湘:指潇水和湘江,是南方著名的水系,常用来象征美好的景色。
  • 拖练:形容水面清澈,像一幅平滑的绸缎。
  • 平沙落雁:意指在平坦的沙滩上,孤雁归来,象征宁静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齐贤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他生活的时代是社会动荡时期,诗歌常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故乡和安宁生活的思念与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巫山一段云》以其清新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潇湘美景的热爱。诗中运用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意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巫山之中,感受那清澈的河流、洁白的沙滩和夕阳的余晖。诗的开篇“玉塞多缯缴”,形象地刻画了云雾缭绕的神秘氛围,接着“金河欠稻粱”,则传达了一种对丰收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思考。兄弟相携的意象,暗示了人际间的温情与和谐,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情感层次。最后的“欲下更悠扬”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也反映了他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整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描写,也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玉塞多缯缴”:描绘了巫山的云雾,像玉一样清丽而轻盈。
    • “金河欠稻粱”:金色的河流在阳光下闪烁,却似乎缺少了丰收的稻谷。
    • “兄兄弟弟自成行”:兄弟间团聚,自然和谐的情感流露。
    • “万里到潇湘”:形象地表达了从远方来到潇湘的旅程。
    • “远水澄拖练”:描绘了远处的水面清澈如绸缎,给人一种宁静的感受。
    • “平沙白耀霜”:形容沙滩洁白而美丽,像霜一样。
    • “波头人散近斜阳”:夕阳下,水面波光闪烁,人在此刻显得格外悠闲。
    • “欲下更悠扬”: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河”比喻阳光下闪烁的河水,生动形象。
    • 拟人:波头人散,给人一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 对仗:如“远水澄拖练,平沙白耀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巫山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梦幻和自由,给人以遐想。
  • 河流:象征生命的源泉,流动不息的生活。
  • 兄弟:象征亲情和人际关系的温暖。
  • 夕阳:象征着宁静与希望,暗示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塞多缯缴”中的“缯”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丝织物
    C. 一种植物
    D. 一种水流

  2. 诗中提到的“潇湘”象征什么? A. 贫瘠的土地
    B. 美丽的自然景色
    C. 战乱的年代
    D. 乡愁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对战争的反思
    C. 个人的孤独
    D.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李齐贤的作品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了自然的美,但李齐贤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孤寂与深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代诗人研究》
  • 《李齐贤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