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後寄题汉嘉月榭》
时间: 2025-02-04 15:50: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隐吏诗情卜筑幽,同年惜别劝淹留。试倾万景湖亭酒,来看半轮江月秋。川路虽长犹共此,夜船空载且归休。丘岩胜处频回首,好事谁能更小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隐士的诗情和筑屋于幽静之处的愿望,同年好友惜别,劝说彼此多留一些时光。试着在湖边的亭子里畅饮,来看那半轮的江月映照着秋天的景色。虽然川流道路漫长,但我们仍能共享此时此刻的美好,夜晚的船只空荡荡地载着我回家。对那些美丽的山丘和岩石,我时常回首,然而谁又能再回到那小楼中呢?
注释:
- 隐吏:指隐居的官员,隐士。
- 卜筑幽:卜卦选择建造于幽静的地方。
- 同年:指同年入学或同年结识的朋友。
- 试倾万景湖亭酒:在湖亭中品尝美酒,享受万种景色。
- 夜船空载且归休:夜晚的船只空着,带着我回家休息。
- 丘岩:山丘与岩石,风景优美的地方。
- 小楼:指诗人所向往的幽静居所。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月”、“酒”以及“秋”等意象,常常在古诗中象征着思乡、离别的情感。月亮特别是在秋天的月亮,代表着团圆与思念,而酒则是一种抒情的媒介,借酒浇愁,表现作者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田园,情感细腻,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范成大曾任官职,但他更向往隐逸生活,常以自然为题材进行创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可能源于与友人的离别情景,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友谊的珍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本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时的愁绪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的“隐吏诗情卜筑幽”,展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隐士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接着提到与同年相识的朋友在别离时的不舍,劝说彼此多留片刻,体现了友谊的珍贵。诗中“试倾万景湖亭酒”一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湖畔景象,酒的醇香与山水的美丽交融,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令人留连忘返。最后几句则带着一丝惆怅,尽管路途遥远,夜晚的船只却空空如也,诗人对曾经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小楼生活的向往,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怀旧情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隐吏诗情卜筑幽:隐士的诗情在于选择幽静的地方建造。
- 同年惜别劝淹留:同年好友惜别,劝说多留一些时间。
- 试倾万景湖亭酒:尝试在湖亭中品酒,尽享美景。
- 来看半轮江月秋:欣赏半轮秋月在江面上的倒影。
- 川路虽长犹共此:虽然道路漫长,但仍能共享这一时刻。
- 夜船空载且归休:夜晚的船只空空如也,带我回去休息。
- 丘岩胜处频回首:在美丽的山丘和岩石处频频回首。
- 好事谁能更小楼:美好的事情谁又能再回到那小楼呢?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半轮江月”比喻秋天的明月,通过月亮的影像与酒的美好,表达出诗人对时光的珍视与对友人的思念。同时,运用了对仗的形式,例如“川路虽长犹共此”,使得诗句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谊的珍惜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离别情感的抒发,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月:象征着团圆与思念。
- 酒:抒情的媒介,借酒浇愁。
- 湖亭:宁静的环境,代表诗人的隐逸愿望。
- 丘岩:美丽的自然景观,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隐吏”指的是: A. 官员 B. 隐士 C. 诗人
-
“试倾万景湖亭酒”中的“万景”指的是: A. 大海 B. 许多美好的景色 C. 万物
-
诗人在夜船上感到: A. 兴奋 B. 空虚 C. 无聊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但其情感更为直接,强调思乡之情,而范成大的诗则更注重友谊与回忆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