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送赵文观送故合州座主神榇归洛》
时间: 2025-05-04 17:53: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继于悲锦水东,还乡仙骑却寻嵩。
再烧良玉尧云动,方报深恩绛帐空。
远道灵輀春欲尽,乱山羸马恨无穷。
他年必立吾君侧,好把书绅答至公。
白话文翻译:
在悲伤之中迎来喜悦,锦水东流,一路向故乡而去,乘着仙骑寻访嵩山。再度燃烧良玉,尧帝的云气也随之飘动,方才报答那空荡荡的绛帐深恩。远道而来的灵车春天即将结束,山峦叠嶂中羸弱的马儿让人无尽怨恨。未来的某年定会在君王身边立足,恰好能用书信来答谢公者的恩情。
注释:
- 锦水:指美丽的水,象征着故乡的美好。
- 仙骑:指神仙的骑乘工具,暗含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良玉:美好的玉石,象征珍贵的物品。
- 尧云:指尧帝的云气,古代帝王的象征。
- 绛帐:红色的帐篷,象征权贵与荣华。
- 灵輀:灵车,送葬的车,象征着死亡与悲伤。
- 羸马:瘦弱的马,象征艰难与困苦。
- 书绅:书信的文士,象征知识与礼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贯休”,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学功底著称。其诗风清新脱俗,常用自然景物寄托情感,善于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离别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已逝者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韵律鲜明,节奏感强,整体结构严谨。诗中通过“喜继于悲”的对比,展现了人生的复杂情感。开篇即以“锦水”引入,象征着美好的故乡,而“仙骑”则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再烧良玉尧云动”一句,既有对历史人物尧帝的敬仰,又表现了诗人对自身理想的追求。接下来的“远道灵輀春欲尽”,则转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诗末提到“他年必立吾君侧”,显示出对未来理想的坚定信念,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个人的感受,又蕴含着对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贯休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使得这首诗在古诗中显得格外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喜继于悲锦水东:在悲伤中迎来了喜悦,象征着故乡的美好。
- 还乡仙骑却寻嵩:乘着仙骑返回故乡,渴望寻访理想中的境界。
- 再烧良玉尧云动:再次燃烧美玉,象征着对于理想的追求与对故人的怀念。
- 方报深恩绛帐空:报答那份深厚的恩情,虽然绛帐已空,显示出对往昔的怀恋。
- 远道灵輀春欲尽:灵车从远道而来,春天即将结束,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 乱山羸马恨无穷:在山峦中羸弱的马儿,表达了对困境的怨恨。
- 他年必立吾君侧:期待未来能够站在君王身边,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 好把书绅答至公:希望通过书信来答谢恩公,表现出礼节与感恩。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喜继于悲,锦水东”,展示了诗人对比手法的高超。
- 比喻:如“远道灵輀”,通过灵车象征生死与离别。
- 拟人:如“羸马恨无穷”,赋予马儿情感,增强情感表达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对逝者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诗歌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人们在离别与重逢中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锦水:象征着美好的故乡和生活。
- 仙骑:理想与追求,象征着对未来的向往。
- 良玉:珍贵的追求,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灵輀:死亡与离别的象征。
- 羸马:艰难困苦的象征,反映社会现实。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层次,也使得诗歌的情感更为深邃和耐人寻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锦水”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的故乡
B. 痛苦的回忆
C. 未来的希望 -
“仙骑”指的是什么? A. 神仙的骑乘工具
B. 诗人的马
C. 未来的路 -
“羸马”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困苦与无奈
C. 荣耀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贯休的《春送赵文观送故合州座主神榇归洛》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逝者的怀念,但贯休更侧重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而白居易则更强调对离别的感伤与对生命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唐代诗人传》
- 《古典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深入理解贯休的《春送赵文观送故合州座主神榇归洛》,不仅体会到诗歌的美感,也能够掌握其中的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