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五首 其五》
时间: 2025-01-10 19:23: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君不见金陵风台月榭烟霞光,如今五里十里野火烧茫茫。君不见西施绿珠颜色可倾国,乐极悲来留不得。君不见汉王力尽得乾坤,如何秋雨洒庙门。铜台老树作精魅,金谷野狐多子孙。几许繁华几更改,唯有尧舜周召丘轲似长在。坐看楼阁成丘墟,莫话桑田变成海。吾有清凉雪山雪,天上人间常皎洁。茫茫欲火欲烧人,惆怅无因为君说。
白话文翻译:
你看那金陵的风台和月榭,烟霞的光景如梦如幻,如今却是五里十里的野火烧得一片茫茫。你看那西施与绿珠,她们的美丽可以倾国,但乐极则悲,终究不能长久。你看汉王力尽,得到了乾坤,却怎能挡得住秋雨洒落在庙门前。铜台的老树化为精魅,金谷的野狐繁衍多子孙。多少繁华几度变迁,唯有尧舜、周召、丘轲的名声似乎永存。坐看楼阁变成丘墟,别再提桑田变成海。我的清凉雪山,天上人间常常皎洁明亮。茫茫的欲火在烧人,惆怅无因只能为你叹息。
注释:
- 金陵:古时南京的别称。
- 西施绿珠: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绿珠是另一位美人,二人美貌令人倾倒。
- 汉王:指汉朝的开创者刘邦,力尽则指其奋斗的艰辛。
- 铜台:指古代的一个台名,象征荣华富贵。
- 尧舜:古代圣君,象征贤明的统治。
- 桑田变成海:比喻沧海桑田,事物变化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830年,卒年不详。贯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情感受到后人的喜爱,他的诗歌常常透漏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化,诗人通过对比当下与历史,表现出对繁华易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贯休的《偶作五首 其五》是一首通过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对比,表达对生命脆弱与变化无常的感慨之作。诗的开头以金陵的美景引入,映衬出如今的荒凉,野火的烧毁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也会遭到毁灭。接下来的西施与绿珠的描写,突显了美丽的短暂与无常,即使是倾国的美人也不能逃脱悲剧的命运。
而汉王力尽,庙门秋雨的景象,则是对权力与成就的反思,最终一切都将消逝,历史的更迭让人感到惋惜。诗中“坐看楼阁成丘墟”的画面,揭示出人世间繁华的无常与不堪,令人深思。最后,诗人以“吾有清凉雪山雪”来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超然,纵然外界火热如焚,心中仍有一片清凉。
整首诗以丰富的历史典故与生动的意象,呈现出生命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与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不见金陵风台月榭烟霞光:描绘美丽的金陵景色,引入主题。
- 如今五里十里野火烧茫茫:对比现实与历史,表达对美好景象消逝的惋惜。
- 君不见西施绿珠颜色可倾国:提到古代美女,象征美丽与短暂。
- 乐极悲来留不得:即使是快乐,也无法长久。
- 君不见汉王力尽得乾坤:反思权力的得失和生命的无常。
- 如何秋雨洒庙门: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 铜台老树作精魅:象征着繁华的衰落与变化。
- 金谷野狐多子孙:繁衍生息的生命力。
- 几许繁华几更改:强调一切都是变化的。
- 唯有尧舜周召丘轲似长在:历史伟人留名不灭。
- 坐看楼阁成丘墟:反映出世事的无常。
- 莫话桑田变成海:不再提及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吾有清凉雪山雪:表达诗人内心的宁静。
- 天上人间常皎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茫茫欲火欲烧人:表达内心的煎熬与苦闷。
- 惆怅无因为君说:对无奈命运的感叹。
修辞手法:
- 对比:古今对比,展现变化。
- 比喻:使用“楼阁成丘墟”形象化变化。
- 排比:多次使用“君不见”,加强语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望与现实的对比,探讨生命的短暂与繁华的易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命运无常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陵:繁华与美丽的象征。
- 西施:美的代表,短暂而易逝。
- 汉王:权力与历史的象征。
- 铜台老树:繁华的衰落。
- 雪山: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哪个地方是金陵?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D. 西安 -
“乐极悲来”是指什么? A. 快乐之后必有悲伤
B. 快乐与悲伤是一样的
C. 只享受快乐
D. 忘记悲伤 -
“坐看楼阁成丘墟”表达了什么心情? A. 幸福
B. 惋惜
C. 愤怒
D. 无所谓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的纠结;而李白的《庐山谣》则更强调对美的向往与逃避现实的情感。
- 贯休的诗歌更侧重于对繁华的感慨和无常的思考,而杜甫则常常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贯休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