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相公见访》

时间: 2025-01-10 19:13:33

千骑拥朱轮,香尘岂是尘。

如何补衮服,来看衲衣人。

庄叟因先觉,空王有宿因。

对花无俗态,爱竹见天真。

欹枕松窗迥,题墙道意新。

戒师惭匪什,都讲更胜询。

桃熟多红璺,茶香有碧筋。

高宗多不寐,终是梦中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骑拥朱轮,香尘岂是尘。
如何补衮服,来看衲衣人。
庄叟因先觉,空王有宿因。
对花无俗态,爱竹见天真。
欹枕松窗迥,题墙道意新。
戒师惭匪什,都讲更胜询。
桃熟多红璺,茶香有碧筋。
高宗多不寐,终是梦中人。

白话文翻译

千骑围绕着华丽的车轮,香气的尘土怎能算作尘土呢?
你如何能补缝那华丽的袍服,来访的却是穿着僧衣的人?
庄周因先觉悟而明白,空王则因有宿命而存在。
对着花朵没有世俗的姿态,爱竹之人则显得天真。
斜倚在松树窗前,墙上题写着新的道理。
戒师惭愧于自己的匮乏,大家都说比询问更重要。
桃子熟透了,果实多了红色的斑点,茶香四溢,带着碧绿的筋条。
高宗常常失眠,终究是梦中的人。

注释

  • 千骑:指众多骑兵,形容场面宏大。
  • 朱轮:华丽的车轮,象征权势与荣耀。
  • 衮服:古代皇帝的华丽袍服,象征地位。
  • 衲衣人:指穿着袈裟的僧人,象征清贫与高洁。
  • 庄叟:指庄周,著名的道家思想家。
  • 空王:指虚无缥缈的王者,象征无所依托的存在。
  • 戒师:指佛教中的戒律师,传授戒律的人。
  • 高宗:指唐高宗李治,曾因政务繁忙而失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贯休(约830-912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和道家思想著称。贯休的诗风常常表现出对世俗的超脱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诗人通过与刘相公的会面,表达了对世俗权力和地位的思考,借以对清贫与真理的追求。

诗歌鉴赏

贯休的《刘相公见访》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世俗与真理交织的场景。开头用“千骑拥朱轮”描绘了权贵的气势,随后通过“香尘岂是尘”将这种权势与世俗的繁华进行对比,暗示诗人心中对权势的轻视。接着,诗人用“如何补衮服,来看衲衣人”引入自己作为僧人的身份,表达了对物质的反思与对精神世界的向往。整首诗在哲理的思考中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体现了诗人对庄周思想的认同。

贯休通过与自然的对话,表达出一种对人情世态的超脱,尤其是通过“对花无俗态,爱竹见天真”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心灵的纯净与真诚。诗中提到的“戒师惭匪什”以及“桃熟多红璺,茶香有碧筋”则用生动的意象表现了生活的真实与美好,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热爱。最后一句提及高宗的失眠,似乎在暗示即便是权贵,也难逃世俗的纷扰,最终成为梦中的人,展现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骑拥朱轮:描绘出盛大的场面,象征权力与地位。
  2. 香尘岂是尘:质疑世俗的繁华,暗示其虚幻。
  3. 如何补衮服,来看衲衣人:对比华丽与朴素,表达内心的矛盾。
  4. 庄叟因先觉,空王有宿因:引入哲理,表现对道家思想的认同。
  5. 对花无俗态,爱竹见天真:强调自然之美,表达对高洁的追求。
  6. 欹枕松窗迥,题墙道意新:展现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7. 戒师惭匪什,皆讲更胜询:反思世俗的追求,强调内心的修炼。
  8. 桃熟多红璺,茶香有碧筋:描绘生活的美好细节,展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9. 高宗多不寐,终是梦中人:反映对权力与生命的哲思。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鲜明的意象和哲理的思考,形成了诗的深邃意境。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权力与清贫、世俗与真理的对比,表达了对物质世界的反思与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体现了贯休的道家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朱轮:象征权力与地位。
  2. 衲衣:象征清贫与高洁。
  3. :自然之美,可能象征生命与情感。
  4. :坚韧与高洁的品德。
  5. 桃熟:象征生命的成熟与丰盈。
  6. 茶香:生活的细腻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骑拥朱轮”意指什么?
    A. 壮观的场面
    B. 贫穷的生活
    C. 忧伤的心情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衲衣人”是指什么?
    A. 权贵
    B. 僧人
    C. 商人
    答案:B

  3. 诗最后一句提及的高宗失眠是为了表达什么?
    A. 权力的繁忙
    B. 生活的无奈
    C. 梦中的追求
    答案:C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贯休诗选》
  4. 《唐诗解读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