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给事知越州》

时间: 2024-10-17 06:13:15

积年欣慕逸群才,今日皇都喜重陪。

行著绣衣归茂苑,醉搀仙履上蓬莱。

青云有路千峰见,碧海无波万里开。

我欲傍淮先卜筑,隔江招隐望胥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程给事知越州
作者:潘及甫 〔宋代〕

积年欣慕逸群才,
今日皇都喜重陪。
行著绣衣归茂苑,
醉搀仙履上蓬莱。
青云有路千峰见,
碧海无波万里开。
我欲傍淮先卜筑,
隔江招隐望胥台。

白话文翻译:

多年仰慕你的才华,今天在京城中喜悦地与你重聚。
你身着华丽的衣服返回茂苑,醉态可掬地踏上蓬莱仙境。
青云之路千峰尽收眼底,碧海无波万里一片开阔。
我想在淮水旁边先选个地方安居,
隔着江水召唤隐士,遥望胥台的美景。

注释:

  • 积年:多年,长时间。
  • 逸群才:出众的人才,指程给事。
  • 绣衣:华丽的衣服,象征仕途荣耀。
  • 茂苑:指繁茂的园林,这里指归处。
  • 醉搀仙履:醉意朦胧中,仿佛穿上了神仙的鞋子。
  • 青云有路:形容前途光明。
  • 万里开:形容视野开阔,心胸广阔。
  • 傍淮:靠近淮河。
  • 卜筑:选择地方安居。
  • 胥台:传说中的隐士居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及甫,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风格清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是送别友人程给事赴越州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仰慕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结合了对理想生活的描绘与对江河山川的赞美,体现了人文情怀。

诗歌鉴赏:

《送程给事知越州》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在开篇中表达了对程给事的仰慕之情,“积年欣慕逸群才”便是对友人才能的高度赞扬,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敬佩与期待。随后,诗人描绘了朋友在京城的荣耀——“行著绣衣归茂苑”,无疑是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

诗中“醉搀仙履上蓬莱”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友人如仙人般的美好期待,暗示友人即将步入理想的境地,仿佛在仙境中畅游。接下来的两句“青云有路千峰见,碧海无波万里开”则进一步描绘了广阔的未来,给人以无尽的希望与憧憬。

最后两句“我欲傍淮先卜筑,隔江招隐望胥台”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体现出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整首诗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情感真挚而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积年欣慕逸群才:多年对你的才华由衷敬佩。
  2. 今日皇都喜重陪:今天在京城中高兴地与你重聚。
  3. 行著绣衣归茂苑:你身穿华丽的衣服返回故乡的园林。
  4. 醉搀仙履上蓬莱:醉意朦胧中仿佛踏上了仙界。
  5. 青云有路千峰见:青云之上,前途光明展现千山万峰。
  6. 碧海无波万里开:碧海辽阔,平静无波,心胸开阔。
  7. 我欲傍淮先卜筑:我想在淮水旁边先选择一个居所。
  8. 隔江招隐望胥台:隔江呼唤隐士,遥望胥台的美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仙履”比作理想的生活,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对仗:如“青云有路千峰见,碧海无波万里开”,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程给事的敬佩和祝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与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优美的自然意象,诗人展现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绣衣:象征荣耀的仕途。
  • 茂苑:故乡,代表温暖与归属。
  • 蓬莱:神仙境地,象征理想与美好。
  • 青云:前途光明,象征希望。
  • 碧海:广阔无垠,象征心胸开阔。
  • 胥台:隐士居所,象征隐居生活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关于“积年欣慕逸群才”的理解,正确的是: A. 诗人对朋友的嫉妒
    B. 诗人对朋友的敬佩
    C. 诗人对朋友的不满
    D. 诗人对朋友的嘲讽

  2. “醉搀仙履上蓬莱”中的“仙履”指的是: A. 诗人的鞋子
    B. 朋友的理想
    C. 神仙的鞋子
    D. 诗人的衣服

  3.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赞美自然
    B. 送别友人
    C. 追忆往事
    D. 描绘战争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送别》 - 王维

诗词对比: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送程给事知越州》均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感,但王勃的作品更强调个人的离愁与壮志,而潘及甫则更多地融入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