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帝挽歌》

时间: 2025-01-24 12:58:17

律历千年会,车书万里同。

固期常戴日,岂意厌观风。

地惨新疆理,城摧旧战功。

山河万古壮,今夕尽归空。

意思解释

明皇帝挽歌

作者: 郑丹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律历千年会,车书万里同。
固期常戴日,岂意厌观风。
地惨新疆理,城摧旧战功。
山河万古壮,今夕尽归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的沧桑,千年变迁中人们的交往如同车马和书信一样频繁。曾经的辉煌日子仿佛是常在的阳光,不曾想会厌倦这风景。疆域的惨淡和古城的毁灭,曾经的战功如今都已成为空谈。纵观山河,虽依旧壮丽,今夜却只剩无尽的空虚。

注释:

  • 律历: 这里指的是历法,表示时间的流逝。
  • 车书: 车马和书信,象征着交通和信息的交流。
  • 固期: 本来期望,形容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 厌观: 厌倦观赏,指对美好风景的失去兴趣。
  • 地惨: 地域的惨淡,形容局势的恶劣。
  • 新疆: 指的是边疆地区,这里特指对国家疆域的描写。
  • 战功: 过去的军事成就。
  • 山河万古壮: 指大好河山历久弥新、壮丽依旧。
  • 尽归空: 所有成就都变得空虚无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丹,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兴亡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对唐朝盛世的回顾与感慨中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时局的忧虑。

诗歌鉴赏:

《明皇帝挽歌》是一首饱含历史沧桑感的诗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描绘,表现出对逝去繁华的惋惜和对未来的无奈。诗中开篇以“律历千年会”引出历史的长河,接着用“车书万里同”描绘了古代交通发达的景象,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但随之而来的“固期常戴日,岂意厌观风”却流露出一种对美好时代的怀念与失落,反映出诗人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地惨新疆理,城摧旧战功”则转向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战乱带来的惨痛及对过往辉煌的沉痛回忆。最后一句“山河万古壮,今夕尽归空”将整个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尽管祖国的山河依旧壮丽,但一切辉煌都已成为虚无,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空寂。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上由美好到失落,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律历千年会: 说明历史悠久,岁月流逝。
  2. 车书万里同: 交通和信息的畅通,反映当时社会的繁华。
  3. 固期常戴日: 对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
  4. 岂意厌观风: 不曾想会对美好生活感到厌倦。
  5. 地惨新疆理: 描述边疆的凄凉与悲惨。
  6. 城摧旧战功: 曾经的辉煌战功已不复存在。
  7. 山河万古壮: 大好河山历久弥新,依然壮丽。
  8. 今夕尽归空: 但一切成就如今都变得空虚无物。

修辞手法:

  • 对仗: 如“律历千年会,车书万里同”,使诗句更加工整。
  • 比喻: 使用“山河万古壮”来比喻祖国的繁荣与历史的厚重。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强调了辉煌与空虚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年: 象征悠久的历史。
  • 车书: 代表交流与沟通。
  • : 象征自然与变化。
  • 疆域: 代表国家和家园。
  • 山河: 代表祖国的壮丽景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车书”象征什么? A. 交通与信息
    B. 战争与征服
    C. 自然与风景

  2.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欢乐
    B. 悲伤与惋惜
    C. 轻松

  3. “山河万古壮”的意思是? A. 山河永远壮丽
    B. 山河已经荒废
    C. 山河无法恢复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郑丹的《明皇帝挽歌》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历史的思考,但郑丹的诗更侧重于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现状的失落,而杜甫则更强调战乱带来的苦痛与对家国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