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政检法牛公挽章三首》

时间: 2025-02-04 16:32:01

门户关州县,交游及弟昆。

每於尊俎后,窥见典刑存。

岂不昏姻重,常疏药石言。

矧闻丹旐发,心绪正沄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致政检法牛公挽章三首》 作者: 曹彦约 〔宋代〕

门户关州县,交游及弟昆。 每於尊俎后,窥见典刑存。 岂不昏姻重,常疏药石言。 矧闻丹旐发,心绪正沄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所居住的州县,交友广泛,亲戚也很多。每次在宴席上,看到一些典章法规在执行。岂不是因为亲戚关系而感到沉重,常常对药石之言感到疏远。更何况我听说朝廷的征兆已经显现,心中思绪纷乱。

注释:

  • 门户:指家庭或家族。
  • 关州县:具体地名,代表作者所处的地方。
  • 尊俎:指酒席或宴会。
  • 典刑:法律、法规。
  • 昏姻重:指亲戚之间的复杂关系,感到沉重。
  • 药石言:指中医药或理性劝告,常用于比喻。
  • 丹旐:指朝廷的征兆,象征着国家的动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诗作见长,常关注社会政治,表达个人情感与对国事的关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关注和对亲友关系的思考。同时,诗中涉及的法律与家庭关系,显示出社会的复杂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门户与家庭关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交往与法律制度的深刻思考。诗中以“尊俎”象征宴会,反映了人际关系的交融与复杂;而“典刑存”则暗示社会规章的严苛,给人与亲情之间的重压感。诗人在面对家族关系的疏远与法律的冷酷时,内心感受到了一种无奈与焦虑。“心绪正沄沄”则表达了他对未来的不安与对社会变革的期盼。这首诗不仅是一种对个人情感的倾诉,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门户关州县:说明作者的家庭背景与地域。
  2. 交游及弟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亲情。
  3. 每於尊俎后:表达在酒席上观察到的情况。
  4. 窥见典刑存:暗示法律的存在和影响。
  5. 岂不昏姻重:质疑亲戚关系对情感的压迫。
  6. 常疏药石言:感到对理性劝告的疏远。
  7. 矧闻丹旐发:提到朝廷的征兆,暗示政治动荡。
  8. 心绪正沄沄: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

修辞手法:

  • 对比:家庭亲情与法律冷酷之间的对比,增强情感的冲突感。
  • 象征:宴席象征社会交往,典刑象征法律的严苛。
  • 比喻:将心情比作“沄沄”,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波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家庭与法律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社会复杂性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忧虑,揭示了在亲情与法律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门户:象征家庭与社会地位的象征。
  • 尊俎:象征社交场合和人际关系。
  • 典刑:法律的象征,代表社会秩序。
  • 丹旐:象征朝廷的动向,代表政治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典刑存”指的是什么? A. 家庭关系
    B. 法律法规
    C. 社交场合

  2. 诗中“心绪正沄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焦虑
    C. 安宁

  3. “岂不昏姻重”中“昏姻”指的是什么? A. 亲情的压迫
    B. 夫妻关系
    C. 朋友之间的关系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曹彦约:李白的豪放与曹彦约的沉思形成对比,前者关注个人情感的释放,后者则关注社会与家庭的复杂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