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泊江津言怀》
时间: 2025-01-11 12:01: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旅泊江津言怀
作者: 贾宗 〔唐代〕
征途几迢递,客子倦西东。
乘流如泛梗,逐吹似惊蓬。
飘飖万里外,辛苦百年中。
异县心期阻,他乡风月同。
云归全岭暗,日落半江红。
自然堪迸泪,非是泣途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旅者在漫长旅途中的疲惫与思乡之情。诗人感慨自己在征途上,身心俱疲,仿佛在江流中漂浮,像是漂流的木梗,随着风吹动的蓬草。远在千里之外,经历了辛苦的百年,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却被阻隔在异乡,尽管他乡的风月与故乡相似。云彩在山岭上暗淡无光,夕阳映红了半江的水面。面对这大自然的景象,诗人不禁涌出泪水,但这泪水并非因为旅途的困苦,而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注释
- 迢递:形容路途遥远。
- 客子:旅客,诗人自称。
- 泛梗:形容在水中漂浮的木梗。
- 逐吹似惊蓬:形容随风而动,像受惊的蓬草。
- 飘飖:轻盈飘荡的样子。
- 异县:指外乡,异地。
- 风月:自然景色,指风景与月色。
- 云归全岭暗:形容山岭被云雾笼罩,显得暗淡。
- 自然堪迸泪:自然景色让人忍不住泪流。
- 非是泣途穷:不是因为旅途艰辛而哭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宗,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抒发内心情感。他的作品常富有哲理,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旅途中,体现了他在异乡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怀念。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情感,反映出唐代士人对人生、自然的思考。
诗歌鉴赏
《旅泊江津言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表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开篇“征途几迢递,客子倦西东”,直接点出旅行的艰辛与疲惫。接下来的“乘流如泛梗,逐吹似惊蓬”则生动地描绘了旅人漂泊的状态,借用自然的意象,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诗的中间部分“飘飖万里外,辛苦百年中”,通过时间与空间的对比,突出旅途的漫长与艰辛,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后面的“异县心期阻,他乡风月同”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虽然他乡的景色与故乡相似,但心中却依然感到阻隔。
最后两句“云归全岭暗,日落半江红”以自然景色结尾,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泪水的流出并非因为旅途的艰辛,而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深刻体现了人们在外漂泊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征途几迢递:形容路途的遥远与艰辛。
- 客子倦西东:旅人因长途跋涉而感到疲惫。
- 乘流如泛梗:比喻在水中漂浮,表达漂泊感。
- 逐吹似惊蓬:随风而动,形象化旅人的不安。
- 飘飖万里外:遥远的漂泊感,表现孤独。
- 辛苦百年中:暗示人生的艰辛与不易。
- 异县心期阻:思乡之情被距离所阻隔。
- 他乡风月同:外地的风景与故乡相似,但心情却不同。
- 云归全岭暗:自然景色的暗淡,反映内心的情绪。
- 日落半江红:夕阳的美丽与孤独并存。
- 自然堪迸泪:自然景象触动心弦,引发泪水。
- 非是泣途穷:泪水源于思乡,而非旅途的困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乘流如泛梗”,用自然景象引申到人的漂泊。
- 对仗:如“异县心期阻,他乡风月同”,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云归全岭暗”,让自然景象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旅途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反映出人在外漂泊时的孤独与无奈。诗歌通过自然的描写,传达了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家乡的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征途:象征人生的旅程,体现艰辛与远离。
- 客子:代表漂泊者,表达孤独感。
- 云、日、江:自然意象,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泪水:象征思乡之情,内心的情感宣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客子倦西东”中的“客子”指的是什么?
- A. 旅客
- B. 商人
- C. 学者
- D. 农民
-
“云归全岭暗”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孤独
- C. 愤怒
- D. 平静
-
诗人为何流泪?
- A. 旅途艰辛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身体疲惫
- D. 生活困苦
答案
- A. 旅客
- B. 孤独
- B. 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表达了旅途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怀念,但通过酒和月光的意象,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 杜甫《春望》: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表现了对故乡更为沉重的思考,情感更为悲壮。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理解《旅泊江津言怀》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