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漆弩》

时间: 2025-02-04 15:43:19

休官彭泽居闲久。

纵清苦、爱吾子能守。

幸年来、所事消磨,只有苦吟甘酒。

平生道在初心,富贵浮云何有。

恐此身、未许投闲,又待看、凤麟飞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黑漆弩
作者: 王恽 〔元代〕

休官彭泽居闲久。
纵清苦爱吾子能守。
幸年来所事消磨,
只有苦吟甘酒。
平生道在初心,
富贵浮云何有。
恐此身未许投闲,
又待看凤麟飞走。


白话文翻译:

我在彭泽这儿闲居已久,
即使生活清苦,我对我的儿子仍能守护心志。
幸好这些年来的事务都已消磨,
如今只剩下我一人苦吟与甘饮。
我一生追求的道理在于初心,
富贵如浮云一般,何足挂齿。
恐怕我这一生还未能真正放下闲职,
还得等待那凤凰与麟儿飞走。


注释:

  • 彭泽:指的是古代的彭泽湖,寓意隐居生活。
  • 清苦:生活艰苦、清贫。
  • 能守:能够守住自己的内心和理想。
  • 苦吟甘酒:苦吟诗歌,享受美酒,表现诗人对生活态度的选择。
  • 初心:最初的志向和理想。
  • 富贵浮云:比喻富贵荣华如云彩般虚幻,不值得追求。
  • 凤麟:寓意神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生于元英宗时期,生活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中,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世事感慨,作品常具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恽在官场生活一段时间后,因感受到世俗繁华的虚幻与内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遂以此诗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黑漆弩》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古诗。诗中王恽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内心理想的坚守。开篇提到“休官彭泽”,不仅表明他已告别官场,选择隐居生活,也暗示了他对过往官场生活的反思与释然。此处的“彭泽”不仅是地名,更是王恽对理想生活的寄托。

接下来的“纵清苦爱吾子能守”,表达了他在清贫生活中仍然坚持教育儿子的决心,展现出一种对未来的希望与责任感。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所事消磨”,似乎在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生活的琐碎,然而他仍然选择“苦吟甘酒”,在诗歌与美酒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与意义。

“平生道在初心,富贵浮云何有”则是王恽对人生价值的深思。他强调初心的重要,认为追求富贵荣华是浮云,不值得执着。最后两句“恐此身未许投闲,又待看凤麟飞走”,更是透出一丝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王恽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也准确捕捉了人们在繁华与清贫之间的心理挣扎,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休官彭泽居闲久:表达作者辞去官职,选择在彭泽隐居生活,暗示对官场的厌倦。
  2. 纵清苦爱吾子能守:即使生活清贫,仍然能对儿子尽心教导,体现出责任感。
  3. 幸年来所事消磨:过去的事务已被时间磨平,暗示岁月流逝。
  4. 只有苦吟甘酒:表达他选择用诗歌与美酒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5. 平生道在初心:强调人生的根本价值在于追求初心与理想。
  6. 富贵浮云何有:批判追求富贵的虚幻,认为其无足轻重。
  7. 恐此身未许投闲:意识到自己未能完全放下俗务,隐含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8. 又待看凤麟飞走:期待理想与美好事物的来临,但又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 隐喻:如“富贵浮云”,用浮云比喻富贵的短暂与虚幻。
  • 对仗:如“苦吟甘酒”,形成对比,增强诗意。
  • 排比:通过连续的句式强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初心的坚持与对世俗浮华的反思,表现了王恽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黑漆弩:象征力量与隐秘,可能暗示对内心深处情感的探求。
  • 凤麟:象征理想与美好事物的追求,寓意着对未来的期待。

文化内涵:

“凤麟”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代表着吉祥与美好的象征,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恽在诗中提到的居住地是? A. 彭泽
    B. 长安
    C. 苏州
    D. 洛阳

  2. 诗中提到的“富贵”被比作什么? A. 太阳
    B. 浮云
    C. 雨水
    D. 繁星

  3. “恐此身未许投闲”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感受? A. 对儿子的期望
    B. 对官职的留恋
    C. 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探讨隐逸生活与世外桃源的理想。

诗词对比:

  • 比较王恽与陶渊明的作品,二者都对隐居生活有着向往,但王恽更多反映了对现实的思考与无奈,而陶渊明则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隐居状态。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恽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元代文学与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