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把盏非怜酒,持竿不为鱼。唯应嵇叔夜,似我性慵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端起酒杯并不是因为喜欢酒;我拿起钓竿也不是为了钓鱼。唯有嵇叔夜(嵇康),才会理解我这种慵懒疏离的性格。
注释:
- 把盏:端起酒杯。
- 怜:喜欢、怜惜。
- 持竿:拿起钓竿。
- 唯应:只有、唯有。
- 嵇叔夜:指嵇康,他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哲学家,代表了那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 性慵疏:性格懒散疏离,指对世俗事物的不在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骈,字仲华,唐代诗人,以五言绝句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他的诗作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由的向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对人生和自我价值的思考期,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高骈通过对饮酒和钓鱼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无所谓与对志同道合者的向往。
诗歌鉴赏:
高骈的《遣兴·把盏非怜酒》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内心的慵懒与对世俗的疏离。诗的开头“把盏非怜酒,持竿不为鱼”直接表明了诗人对饮酒和钓鱼的态度,似乎对这两种活动并没有真正的兴趣,而是借此表达一种对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反映了他对世俗的淡漠,似乎在宣告自己与常人不同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的“唯应嵇叔夜,似我性慵疏”则引入了一个典故,嵇康的生活态度与诗人产生共鸣,让人感觉到有一种知己的存在。嵇康在历史上被视为一个追求自由与超脱的人,他的精神境界与诗人的心境相契合。诗人以此表达了对理解与共鸣的渴望,暗含了对真实自我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传递出深刻的思想,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诗中清新的意象与情感,使得其在唐诗中占有一席之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把盏非怜酒:
- 诗人拿起酒杯,并不是因为对酒有多么喜爱,表达了一种对世俗享乐的淡漠。
-
持竿不为鱼:
- 拿起钓竿并不是为了捕捉鱼,强调了诗人对物质利益的无所谓。
-
唯应嵇叔夜:
- 唯有嵇康这样的志同道合者才能理解他的心境,暗示了对知音的渴求。
-
似我性慵疏:
- 自我描述,承认自己性格的懒散与疏离。
修辞手法:
- 对比:把饮酒和钓鱼这两种活动并列,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诗人的淡泊。
- 典故:引入嵇康的形象,使诗意更为深厚,增加了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世俗享乐的淡漠和对志同道合者的向往,体现了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象征世俗享乐和人际交往。
- 钓竿:象征追求与欲望。
- 嵇叔夜:象征理解与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把盏非怜酒”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A. 喜欢饮酒
B. 对饮酒无所谓
C. 渴望饮酒 -
“持竿不为鱼”意指什么? A. 钓鱼是目的
B. 对物质利益不在乎
C. 钓鱼是一种乐趣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卫八处士》(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赠卫八处士》:
- 李白的诗同样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但其语言更为奔放和豪放,反映出不同的个性。
-
《登高》:
- 杜甫在此诗中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事的忧虑与人生的沉重,与高骈的慵懒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