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子十三首 其十一》
时间: 2025-01-27 05:11: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策策商飙动,凄凄古意深。
金梁桥上月难禁。
不唱宪王乐府试狂吟。
薄笑依银杏,清歌忆锦林。
红牙拍断桂堂阴。
只有荒鸡遥接暮村砧。
白话文翻译:
风声阵阵,带着凄凉的古意;
金梁桥上,明月难以阻挡。
不想吟唱宪王的乐府,想要试试狂野的吟唱。
薄薄的微笑倚着银杏,清脆的歌声忆起了锦林的美好。
红牙拍打着,打破了桂堂的阴影。
只有荒野中的鸡鸣,远远地传来,迎接着傍晚村庄的砧声。
注释:
- 策策:形容风声的声音。
- 商飙:指东风,古代诗词中常用来形容风。
- 宪王乐府:指的是汉代乐府诗,宪王指汉武帝。
- 薄笑:微薄的笑容。
- 银杏:一种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积淀。
- 红牙:古代乐器或乐器的部分,象征音乐。
- 桂堂:指的是桂花树下的厅堂,象征着宁静和雅致。
- 荒鸡:指的是乡村中常见的鸡,象征着田园生活的简单与真实。
- 砧:指的是砧板,象征着生活的琐事。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宪王乐府”暗指汉代的乐府诗,这些诗歌通常描写古代的生活与情感。诗人引用这一典故,可能是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反思。同时,银杏和桂堂等意象,常常在古诗中出现,象征着乡愁和宁静的生活环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时翔,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在古典诗词中颇具影响,风格多样。
- 创作背景:本诗可能写于王时翔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切思考之时,反映了他对古典文化的眷恋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诗的开头以“策策商飙动”引入,声调凄凉,激起读者对古意的思索。金梁桥上月难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不可逆转,增添了诗的沉重感。
接下来的“不唱宪王乐府试狂吟”,则表现了诗人对传统的反叛与对自由创作的渴望。薄笑依银杏,清歌忆锦林,描绘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银杏的形象则带有历史的厚重感与时间的流淌。红牙拍断桂堂阴,传达出一种美好的音乐回响,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点滴。
最后一句“只有荒鸡遥接暮村砧”则回归到乡村生活的真实,荒鸡的叫声与村庄的砧声,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一种简单而又真实的生活画面。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切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策策商飙动,凄凄古意深。”:风声带来古老的情感,渗透着哀愁。
- “金梁桥上月难禁。”:月光洒在金梁桥上,无法被遮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不唱宪王乐府试狂吟。”:诗人不愿意拘泥于传统的乐府诗,想要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
- “薄笑依银杏,清歌忆锦林。”:微笑依偎在银杏树下,清脆的歌声勾起对美好往昔的回忆。
- “红牙拍断桂堂阴。”:音乐声打破了桂堂的宁静,表现出一种活泼的气氛。
- “只有荒鸡遥接暮村砧。”:乡村的鸡鸣声遥远传来,带来田园生活的真实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金梁桥”比喻人生的旅途。
- 拟人:将风声和月光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自然景物与乡村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个人情感的自由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索。
意象分析:
- 风:象征着时间与变化,带来古意。
- 月:象征着宁静与思念,代表着心灵的寄托。
- 银杏:象征着岁月的积淀与历史的叙述。
- 红牙:象征着音乐的美好与生活的欢愉。
- 荒鸡与砧:象征乡村的平凡与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策策商飙动”主要描写的是: A. 风声
B. 雨声
C. 鸟鸣 -
“薄笑依银杏”中的“薄笑”指的是: A. 微薄的笑容
B. 宽广的笑容
C. 夸张的笑容 -
诗中提到的“荒鸡”象征着: A. 乡村生活的简单
B. 城市的繁华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王时翔的《南柯子十一》都在月光下表达了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放,而王时翔则更显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王时翔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