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有感》

时间: 2025-01-26 03:25:13

参差梅竹槿花篱,强对溪山傲百罹。

终日书声清屋气,四时蔬食寿家规。

苦儿知学何妨懒,老妇安贫未觉衰。

无处可修床下拜,门前心事碧天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参差梅竹槿花篱,强对溪山傲百罹。
终日书声清屋气,四时蔬食寿家规。
苦儿知学何妨懒,老妇安贫未觉衰。
无处可修床下拜,门前心事碧天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梅竹槿花围绕的庭院中,作者与自然景色的和谐相处。尽管生活清贫,但在溪山的映衬下,自有一番傲然的风采。每天在书声中度过,清净的屋子散发着书香,四季的蔬菜构成了家庭的饮食规范。对于苦苦求学的孩子来说,懒惰又有什么关系呢?而老妇人安于贫困,依旧未觉老去。可以说,生活的重担让人心事重重,然而在门前的碧蓝天空下,心中又有多少思虑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参差:形容形状不齐的样子,这里指梅竹槿花的错落有致。
  • 梅竹槿:指梅花、竹子和槿花,都是具有诗意的植物,象征高洁与坚韧。
  • 傲百罹:意为傲视百般困苦。
  • 清屋气:指屋内书声清朗,空气清新。
  • 蔬食:指蔬菜和简单的饮食。
  • 安贫:安于贫困的生活状态。
  • 碧天涯:指广阔无垠的天空,象征自由与遥远的理想。

典故解析

  •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体现了宋代士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清贫生活的自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多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田园生活的热爱,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点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概是在作者的闲居生活中写成,表达了他对平静生活的珍视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闲居有感》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理解和内心的平和。在梅竹槿花环绕的庭院中,诗人营造了一幅宁静的生活画面。他以“参差”的景致开篇,强调了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清贫并存。诗中通过“书声清屋气”的描写,传达一种文化的氛围,体现了在简朴生活中仍然保持着追求知识的渴望。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对儿童和老妇人的观察,表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对于苦儿的懒惰,诗人采取了宽容的态度,而对于老妇的安贫,则显得颇为赞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一个士人对于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参差梅竹槿花篱:描绘庭院中各种植物的错落有致,营造出自然之美。
  • 强对溪山傲百罹:面对溪水与山脉,诗人自信而傲然,超越了生活的艰辛。
  • 终日书声清屋气:日常生活中充满书声,体现了知识与文化的氛围。
  • 四时蔬食寿家规:饮食简单却健康,反映了对生活的知足与遵循。
  • 苦儿知学何妨懒:对求学的孩子表现出包容,强调了人生的多样性。
  • 老妇安贫未觉衰:老妇人对生活的态度,安于贫困且未感到苍老。
  • 无处可修床下拜: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哀伤,暗示生活的窘迫。
  • 门前心事碧天涯:在美好的天空下,诗人内心的思虑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书声清屋气”,形象地描绘了知识带来的清新气息。
  • 对仗:如“终日书声”与“四时蔬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简朴生活的珍惜和对人生不同阶段的理解,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竹槿:象征高洁、坚韧与自然的和谐。
  • 书声:象征文化与知识的追求。
  • 蔬食:象征简朴与自然的生活方式。
  • 碧天涯:象征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植物有哪些?

    • A. 玫瑰
    • B. 梅竹槿
    • C. 兰花
    • D. 菊花
  2. 诗人对于儿童的态度是?

    • A. 严厉
    • B. 宽容
    • C. 忽视
    • D. 赞美
  3. 诗中“无处可修床下拜”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
    • C. 愤怒
    • D.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陆游与陈著的作品都表现了对简朴生活的珍惜,但陆游更多地抒发了对国家的忧虑,而陈著则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和对生活的淡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