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田词》

时间: 2025-04-29 01:39:24

杀尽鸡豚唤劚畲,由来递互作生涯。

莫言火种无多利,禾明年似乱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杀尽鸡豚唤劚畲,由来递互作生涯。
莫言火种无多利,禾明年似乱麻。

白话文翻译:

杀完了鸡和猪,呼唤着人来耕种畲田,
自古以来,农民和土地是互相依赖的生涯。
别说火种没有多大好处,
明年的稻谷长得像乱麻一样。

注释:

字词注释:

  • 杀尽:杀光,杀掉。
  • 鸡豚:鸡和猪,指家禽畜。
  • 劚畲:劚是呼唤的意思,畲田指的是一种农田。
  • 递互:互相依赖,互为支撑。
  • 火种:指火种,象征着耕作的希望与动力。
  • :稻谷。
  • 乱麻:形容稻谷长得杂乱无章。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劚畲”,与古代农耕文化息息相关,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与感情。
  • “火种”隐喻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与努力,尽管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是生存的重要保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1136),字子容,号少山,宋代诗人,擅长诗词、散文,作品多描写社会生活和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农业社会,反映出农民的生活状态与对土地的依赖,展现了农耕文明的艰辛与希望。

诗歌鉴赏:

《畲田词》是一首反映农村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日常耕作的描绘,展现了农民与土地之间深厚的联系。开篇“杀尽鸡豚唤劚畲”,生动地描绘了农村丰收季节的景象,农民为生计而忙碌,体现出农耕文化的根本特征。接着“由来递互作生涯”,强调了人与土地的共生关系,暗示着在艰辛的耕作中,农民与自然相辅相成。

后两句则转向思考,提醒人们不要小觑火种的价值,尽管微小,却是耕作的基础。最后“禾明年似乱麻”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稻谷的生长状况暗示着农作的艰辛和不可预测性。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农民的辛勤与对未来的渴望传达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诗人在思考中对农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杀尽鸡豚唤劚畲:描绘了农民结束屠宰,准备开始耕作的场景,体现出农村生活的忙碌。
  2. 由来递互作生涯:强调了人与土地的相互依赖,暗示着这种关系由来已久,生存的必须。
  3. 莫言火种无多利:提醒人们不要小看火种,象征着生存希望与未来。
  4. 禾明年似乱麻:用“乱麻”形容稻谷的生长情况,表达对未来的担忧和不确定性。

修辞手法:

  • 比喻:“禾明年似乱麻”,通过比喻将稻谷的状态具体化,增强了诗的形象感。
  • 对仗:诗句之间呈现出对仗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农民与土地的密切关系,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豚:象征着农民的生计。
  • 火种:象征希望与生存的动力。
  • :代表着农作物,象征着丰收与未来的希望。
  • 乱麻:隐喻未来的不稳定与不确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鸡豚”指的是什么? A. 家禽和家畜
    B. 野生动物
    C. 鱼类
    D. 昆虫

  2. “禾明年似乱麻”中“乱麻”比喻了什么? A. 生活的贫困
    B. 稻谷的杂乱
    C. 农田的荒废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禹偁与杜甫的农业诗歌相比,王禹偁更注重人与土地的关系,而杜甫则在诗中多表达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两者都对农民生活有深刻的关注,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通过对《畲田词》的深入分析,读者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还能体会到古代农民生活的真实面貌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