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与方演寺丞觅盆池
王禹偁 〔宋代〕
谪宦门墙冷似村,看山厅下露莎繁。
涵星泳月无池沼,请致汐澄数斛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朋友在边远寺庙寻觅水池的情景。谪居的官员在冷清的墙外,感觉就像是一座荒村。山厅下的草地上露水滋润着繁茂的莎草。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映照着没有池塘的空旷,希望能请来海潮,灌满几个盆子。
注释
- 谪宦:被贬的官员,指作者的身份。
- 门墙冷似村:形容寺庙的环境冷清、孤寂,像是偏僻的村庄。
- 莎繁:莎草繁茂,指山厅下的草地。
- 涵星泳月:形容星星和月亮的倒影,展现自然的美。
- 池沼:池塘、水洼,表示没有水源。
- 致汐澄:希望海潮能够清澈地流入盆中。
- 数斛盆:指数量不多的盆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1049年-1118年),字子明,号惭庵,北宋诗人与词人,因其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致观察而受到后世赞誉。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仕途波折,诗作大多反映了他对政治与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禹偁被贬之后,表现了他在幽静环境中的思考与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与方演寺丞觅盆池》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开篇“谪宦门墙冷似村”即以“冷”字道出自己身处的环境之萧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接着,诗人转向自然,描绘了“看山厅下露莎繁”的一幕,展现出即使在冷清的环境中,也能找到生命的繁茂与生机。
“涵星泳月无池沼”一联,巧妙地通过星月的倒影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生活中缺失的东西的感叹。最后一句“请致汐澄数斛盆”则是对自然的渴求,表现出诗人希望能够引入海潮,填满盆子的愿望,象征着对丰富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突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恰似一幅静谧的山水画,令人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谪宦门墙冷似村:开头直接点明作者的身份及环境,冷清的墙像村庄一样,突显孤独。
- 看山厅下露莎繁:描绘自然景象,强调尽管环境冷清,仍有生命的活力。
- 涵星泳月无池沼:表达对美好自然景象的向往,暗示生活的空虚。
- 请致汐澄数斛盆:希望能引来清澈的海水,象征着对丰盈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冷似村”比喻环境的冷清。
- 对仗:如“涵星泳月”与“无池沼”,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象征:盆中的水象征着生活的丰盈与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冷清环境与自然美景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孤独与生命力的深思,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的渴求。
意象分析
- 门墙:象征孤独与被隔离的状态。
- 莎草:代表生命的繁茂与生机。
- 星月:象征美好与渴望。
- 盆:暗示生活的容器,象征着对丰富生活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禹偁是哪一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谪宦门墙冷似村”的意思是?
- A. 门墙很热闹
- B. 环境冷清,像村庄一样
- C. 有很多人
-
诗中提到的“莎繁”指的是?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动物
- C. 一种食物
答案
- B. 宋代
- B. 环境冷清,像村庄一样
- A. 一种植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头》——王安石
诗词对比
王禹偁的《与方演寺丞觅盆池》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孤独与自然的思考,但王禹偁的作品更侧重于生活的细腻观察,而李白则更偏向于对人生命运的哲学思考。两者在题材上都涉及到对孤独的感受,但在情感表达与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
- 王禹偁相关的研究论文与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