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梵音水野亭》

时间: 2025-01-27 03:58:44

三宿离桑下,栖迟向一年。

无来元谩尔,欲去也凄然。

峡路梅随马,吴江柳系船。

此生地再到,题字寄山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宿离桑下,栖迟向一年。
无来元谩尔,欲去也凄然。
峡路梅随马,吴江柳系船。
此生地再到,题字寄山泉。

白话文翻译:

在桑树下住了三天,漫漫栖息了一年。
无事而来只为懊恼,想要离去却感到凄凉。
山峡的小路上梅花随着马儿而去,
吴江的柳树则系着我的船只。
这一生若再来到此地,
我会在山泉旁留下我的名字。

注释:

字词注释

  • 栖迟:停留、驻足。
  • 元谩尔:无事而来,意指无聊的来访。
  • 凄然:感到悲凉、伤感。
  • 峡路:山谷中的小路。
  • 系船:把船停靠在岸边。

典故解析

  • 梅随马:梅花常常象征高洁与坚韧,此处或指旅途中见梅,感慨不已。
  • 吴江柳:吴江是古代著名的水乡,柳树常与离别、思念相联系,象征柔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时行,宋代诗人,字景涓,号景涵,江苏人。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表现生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旅途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眷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诗中蕴含了离愁与思乡情绪,反映出诗人在外漂泊时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冯时行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诗的开头“三宿离桑下”便给人以宁静的画面,描绘了诗人在桑树下静坐的情景。随后的“栖迟向一年”不仅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诗人对生活的思考。时间在这里似乎变得缓慢而悠长,让人感到一丝寂寞与惆怅。

“无来元谩尔,欲去也凄然”表达了诗人在此地的无奈与孤独,仿佛时间停滞,只剩下内心的挣扎与愁苦。接下来的描写又一次转向自然,“峡路梅随马,吴江柳系船”,通过梅花与柳树的意象,诗人将自然与人生相联系,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流动感。

最后两句“此生地再到,题字寄山泉”则是对未来的幻想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再度相逢的渴望。在这段孤独的旅程中,诗人希望留下自己的痕迹,寄托情感于自然之中,显得尤为感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宿离桑下:在桑树下停留了三天,表明诗人在此地的驻足与思考。
  2. 栖迟向一年:停留的时间似乎比实际的更漫长,暗示内心的孤寂。
  3. 无来元谩尔:无事而来,心中充满无奈与惆怅。
  4. 欲去也凄然:想要离去却感到悲凉,体现出对离开的不舍。
  5. 峡路梅随马:山峡中的梅花随着马儿走,暗示旅行中的美丽与短暂。
  6. 吴江柳系船:柳树与船只的意象,表达离别的情感。
  7. 此生地再到:对未来重返此地的渴望。
  8. 题字寄山泉:希望在自然中留下自己的痕迹,表达情感的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和柳树的意象比喻了旅途的孤独与思念。
  • 对仗:如“峡路梅随马”与“吴江柳系船”,形成对称的美感。
  • 拟人:梅花与柳树仿佛有了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探讨了人生的孤独与对归属感的渴望。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流露,传递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故乡和温暖的记忆。
  • :象征高洁与坚韧,反映出诗人的志向。
  • :代表柔情与离愁,表达思念与不舍。
  • 山泉:象征生命与希望,寄托情感的地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诗人栖息的植物是什么?

    • A. 柳树
    • B. 桑树
    • C. 梅花
    • D. 竹子
  2. 诗人提到想要离去时的感受是什么?

    • A. 快乐
    • B. 凄然
    • C. 兴奋
    • D. 期待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 A. 不再回来
    • B. 留下名字
    • C. 遇见朋友
    • D. 追求名利

答案

  1. B. 桑树
  2. B. 凄然
  3. B. 留下名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冯时行的《题梵音水野亭》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冯时行更侧重于自然与孤独的结合,而李白则更直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与情感的浓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
  2. 《古诗十九首》
  3. 《冯时行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