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枕畏霜气,晓窗收月痕。
芸芸万物作,皎皎一心存。
老已忘开卷,贫犹力灌园。
儿孙能继此,亦足报君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清晨的感受。他在客居之地,因夜间的霜气而不安,清晨时分的窗外,月亮的痕迹已被收起。万物在晨光中复苏,但他内心依然明亮纯净。虽然年事已高,他已忘却了读书的乐趣,但即使生活贫困,他依然愿意辛勤耕作。希望儿孙能够继承他的精神,这样就足以报答对国家和社会的恩情。
注释:
- 客枕:客人所用的枕头,暗示诗人身在他乡。
- 霜气:指清晨的寒冷。
- 晓窗:早晨的窗户,象征新的一天开始。
- 皎皎:明亮、清澈。
- 开卷:读书,开卷有益。
- 灌园:指在园中勤劳耕作。
- 报君恩:报答对国家或社会的恩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陆放翁,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关心国家大事,作品风格豪放而又细腻。他的诗歌常常反映个人的经历与情感,表达对国家的关怀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陆游晚年,身处动荡的南宋时期,深感生活的艰辛与个人责任。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尽管年老体衰,却依然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体现了他不屈的精神和对后辈的期望。
诗歌鉴赏:
《晨起》是一首融合了个人情感和生活哲学的诗作。诗的开头,诗人用“客枕畏霜气”描绘了他在异乡的孤独与不安,这种情感在他国的生活中显得尤为明显。霜气不仅是自然现象,更象征了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接着,诗人转而关注晨曦中的万物复苏,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诗中提到的“皎皎一心存”,体现了他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尽管年老,陆游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
在后两句中,陆游以朴素的心态面对贫困和艰难,他愿意用自己的双手去耕作,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最后,诗人希望自己的儿孙可以继承他的精神,既是对家庭的期许,也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的体现。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彰显了陆游的文学才华和人格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客枕畏霜气:诗人在客居的地方,因霜气而感到不安,表现了对异乡的思乡之情。
- 晓窗收月痕:清晨的窗外,月亮的痕迹已经消失,暗示时间的流逝。
- 芸芸万物作:万物在晨光中复苏,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皎皎一心存:内心依然澄澈明亮,尽管外界环境艰难。
- 老已忘开卷:年事已高,已不再读书,表现出对过往的淡然。
- 贫犹力灌园:生活贫困,但依然愿意辛勤耕作,体现出坚持与劳动的美德。
- 儿孙能继此:希望后代能够继承这种精神,传承家族的价值观。
- 亦足报君恩:强调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客枕”与“晓窗”,表现了环境的对比。
- 比喻:霜气象征生活的冷酷,诗人的内心则是“皎皎”的明亮。
- 排比:最后几句中,通过并列的结构增强节奏感。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传达出陆游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面临困境,他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强调了个人责任与家庭、社会的紧密联系。
意象分析:
- 霜气:象征寒冷与岁月的无情。
- 月痕:时光的流逝,暗示过去的美好。
- 万物:代表生命的轮回与希望。
- 园:象征劳动与耕作的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客枕”指的是: A. 诗人的故乡
B. 诗人在异地的枕头
C. 诗人心中的思乡情 -
诗中提到的“皎皎一心存”表达了诗人: A. 对读书的渴望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内心的宁静与明亮 -
诗人希望儿孙能继承的是: A. 财富
B. 劳动精神
C. 学识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对国家与民生的关怀。
- 王维的《鹿柴》:展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 陆游的《晨起》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强调个人的责任与精神,后者则表现出对人生享乐的追求,二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