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到寺中寺,坐观山外山。
白话文翻译:
走到寺庙中,坐下来观察寺外的山。
注释:
- 寺中寺:指的是寺庙内部的空间,这里暗示在一个寺庙中。
- 山外山:表示寺庙外的山,可能暗指远处的高山,显得层峦叠嶂。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而是通过描绘景象来传达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寺庙作为宗教场所,往往象征着静谧和内心的平和,而山则象征着高远和追求,二者的对比引发了对内心与外界的深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重喜,宋代高僧,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禅宗思想,侧重于自然与内心的交融。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时刻,可能是作者在寺庙中修行,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从而激发了诗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清晰的意象传达了深厚的哲理。作者通过在寺庙中静坐,观察外部的山景,表现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沉思。寺庙是修行的场所,它的存在使得人们能够远离尘嚣,内心获得平静。而外面的山,则象征着人生中的理想与追求,虽然遥不可及,但又给人以无限的启迪。
诗中“行到寺中寺,坐观山外山”两句,前半句描绘了一个动作,后半句则表现了一种观察与思考。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展现了内外世界的交融,强调了心灵的成长与领悟。整首诗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体现了禅宗哲学中“内观外察”的思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行到寺中寺”:描绘诗人来到寺庙的情景,暗示修行和自省的开始。
- “坐观山外山”:在寺庙中静坐,观察远处的山,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比:寺中与山外的对比,表现出内心与外在的关系。
- 意象:寺庙象征内心的宁静,山象征外在的追求和理想。
-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的观察,强调了修行与思考的重要性,反映了禅宗的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 寺庙:象征静谧与内心的安宁,是修行的地方。
- 高山:象征理想与追求,激励人们不断向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寺中寺”指的是什么?
- A. 寺庙的外面
- B. 寺庙的内部
- C. 其他寺庙
-
“坐观山外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兴奋
- B. 宁静与思考
- C. 忧虑
-
这首诗主要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对比
- C. 排比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更侧重于描绘自然的美。
- 李白的《夜泊牛津》则更多展现了诗人的豪情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禅宗思想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