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中六首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软熟羞盘馔,芳辛实枕帏。
候晴先晒席,占湿预烘衣。
易粟鸡皮皱,难培鹤骨肥。
头颅虽若此,虚白日生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生病时的情境。软绵的饭菜让人感到不好意思,香气扑鼻的食物却只能在床头享用。天晴时,我提前把床席拿出去晒,衣物还要先烘干。虽然吃的食物容易煮,但我身体却难以恢复健康。尽管头颅和身体如此虚弱,但在阳光下,依然感受到生命的光辉。
注释:
- 软熟:软而熟的食物。
- 羞盘馔:形容饮食的丰盛让人感到不好意思。
- 芳辛:指芳香的辛辣食物。
- 帏:指床帷,床上的轻纱帘。
- 候晴:等待天气晴朗。
- 占湿:预先处理湿气。
- 易粟:比喻容易煮的米粟。
- 鹤骨肥:形容身体恢复健康的艰难。
- 虚白:形容脸色苍白。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表达了病中对饮食的无奈和对健康的渴望,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0-1100),字景仁,号静斋,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及散文家,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情感。他的诗歌多描绘个人的遭遇与感受,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作者生病期间创作的,反映了他在病痛中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思考。这种病中写作的主题在古代诗词中较为常见,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健康的渴望。
诗歌鉴赏:
《病中六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病中生活的点滴,展现了他对饮食的感受和对健康的渴望。首句“软熟羞盘馔”直接点明了病中的无奈,食物虽丰盛,但身处病榻的他却无法尽情享用,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无奈感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受到深深的惆怅。
诗中“候晴先晒席,占湿预烘衣”句,表现了病人对于生活细节的关注,虽然身体虚弱,但仍然不忘处理生活琐事,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责任感。接下来的“易粟鸡皮皱,难培鹤骨肥”,则生动地展现了病痛对身体的侵蚀,食物的简单易煮与身体的难以恢复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人生的无常。
最后一句“头颅虽若此,虚白日生辉”则表达了纵使身体虚弱,内心依然向往光明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既有对病痛的无奈,又有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展现了复杂而真实的人生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软熟羞盘馔:描绘了病中对丰盛食物的无奈,虽然食物软熟,却因身体不适而感到惭愧。
- 芳辛实枕帏:食物的香气虽诱人,但只能在病榻上享用,反映出病人的无奈。
- 候晴先晒席:病人虽卧病在床,仍需处理生活中的琐事,显示出对生活的执着。
- 占湿预烘衣:提前处理湿衣,体现细心与对生活的持续关注。
- 易粟鸡皮皱:虽说米粟容易煮,但身体的痛苦却难以恢复,形成鲜明对比。
- 难培鹤骨肥:比喻身体恢复的艰难,反映出生命的脆弱。
- 头颅虽若此:即使身体虚弱。
- 虚白日生辉:即便如此,阳光依然照耀,表达出对生命光辉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身体的虚弱比作“鹤骨”,传达出不易的健康恢复过程。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如“软熟羞盘馔”与“芳辛实枕帏”,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病痛与生活的无奈、对健康的渴望和对生命光辉的向往展开。诗人在病中虽感到无力,但内心依然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软熟:象征着生活的丰盈,但又因病而无奈。
- 芳辛:代表生活的美好与诱惑。
- 虚白:象征病痛带来的身体虚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软熟羞盘馔”中的“盘馔”指的是什么? A. 饭菜
B. 酒水
C. 水果
答案: A -
“候晴先晒席”中“候晴”是什么意思? A. 等待下雨
B. 等待天晴
C. 等待食物
答案: B -
诗中提到的“鹤骨”象征着什么? A. 健康
B. 富贵
C. 快乐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病痛与思乡之情。
- 李白的《庐山谣》:描写病中思考人生的哲理。
诗词对比:
- 陈师道与王维的《鹿柴》,二者都在描绘自然和人内心情感的交融,但陈师道更表现病中的无奈与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展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