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炀帝陵
作者: 罗隐 〔唐代〕
入郭登桥出郭船,
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
只博雷塘数亩田。
白话文翻译:
进入城郭登上桥,走出城郭乘船游。
红楼每天都见柳,年年岁岁景色依旧。
君王怎忍舍平陈之业,
只是为了占领雷塘几亩田。
注释:
- 郭:城墙,城镇的意思。
- 登桥:登上桥梁。
- 出郭:走出城郭。
- 红楼:可能指的是宫殿或楼阁,常用以象征繁华。
- 柳:柳树,象征着柔美和生命力。
- 平陈业:平陈是一个地方,指的是相对稳定的事业或政权。
- 雷塘:指的是一片田地,可能是一个具体地点。
典故解析:
- 君王忍把平陈业:这里的“君王”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帝王,暗示对其治理的怀疑和批评。平陈业可以理解为安稳的统治和民生的富足。
- 雷塘:雷塘可能暗指唐代某个地方的地名,象征着权力与土地的争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罗隐,字存周,号惭愧,唐代诗人,以五言律诗著称。他的诗风多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历史的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中流露出对当时帝王荒淫无道、民生困苦的批判情绪,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炀帝陵》通过描绘一个帝王的奢华生活与对土地的贪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历史中权力与民生的矛盾。开篇便以“入郭登桥出郭船”描绘出一种繁华的景象,似乎在歌颂这位君王的盛世。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揭示了这背后的真相:君王为了几亩田地,竟然舍弃了国家的根基和人民的安宁,这种贪婪和短视,实在令人痛心。整首诗构建了一个强烈的对比,既有外在的华丽景象,又有内心的失落和无奈,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思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入郭登桥出郭船”:描绘城市的繁华与水上交通的便利,表现出一种富庶的生活状态。
- “红楼日日柳年年”:强调红楼的常在和柳树的常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繁华。
- “君王忍把平陈业”:“君王”显得冷酷,舍弃国家的根基和稳定的生活。
- “只博雷塘数亩田”:“只博”突显了君王的贪婪与自私,令人反思。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繁华与荒凉的对比,突出君王的贪婪。
- 象征:红楼和柳树象征着繁华,但这繁华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悲哀。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帝王奢华生活的描绘,批判了贪婪与无视人民生活的统治者,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郭:象征着城市与文明的边界。
- 红楼:象征着繁华与权力。
- 柳: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柔美。
- 田:象征着土地与生存。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入郭登桥出郭船”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乡村生活
B. 城市繁华
C. 战争场景 -
“君王忍把平陈业”中的“君王”指的是谁?
A. 一位普通百姓
B. 一位统治者
C. 一位诗人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社会批判
C. 自然风光
-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卖炭翁》
-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者都对社会现状进行批判,但杜甫更注重国家的动乱,而罗隐则更关注君主的贪婪与自私。
- 白居易的《卖炭翁》则通过平民的视角,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与不公正,与《炀帝陵》的主题相辅相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罗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