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梁(对雪醒坐上云麓先生)》

时间: 2025-01-11 14:28:13

一片游尘拂镜湾。

素影护梅残。

行人无语看春山。

背东风、两苍颜。

梦飞不到梨花外,孤馆闭、五更寒。

谁怜消渴老文园。

听溪声、泻冰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燕归梁(对雪醒坐上云麓先生) 作者:吴文英〔宋代〕

一片游尘拂镜湾。
素影护梅残。
行人无语看春山。
背东风两苍颜。
梦飞不到梨花外,
孤馆闭五更寒。
谁怜消渴老文园。
听溪声泻冰泉。

白话文翻译:

一片浮尘轻轻拂过镜湖的波面,
白色的影子护着残梅花。
行人默默地注视着春天的山景,
背对着东风,脸色苍白。
梦中的我飞不出梨花树外,
孤独的小馆在五更时分显得特别寒冷。
谁来怜惜这干渴的老文人呢?
只听溪水声从冰冷的泉水中流出。

注释:

字词注释:

  • 游尘:指浮尘、飘尘,暗示环境的清淡或冷清。
  • 素影:白色的影子,这里指梅花的影子。
  • 苍颜:苍白的面容,形容因寒冷或忧愁而显得无血色的脸。
  • 消渴:形容口渴或心中焦虑的状态。
  • 五更寒:夜深时分,天气寒冷。

典故解析:

  • 梨花:梨花在古诗中常象征春天的美好与希望,此处则体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失落。
  • 溪声泻冰泉:暗指冬末春初,溪水融化,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流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文英,字文英,号云麓,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词著称。他的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晚春时节,诗人因身处孤馆,面对残梅和春山,感受到季节变迁带来的情感波动,结合个人的孤独和对往昔的怀念,写下了这首作品。

诗歌鉴赏:

《燕归梁》是吴文英的一首描写孤独与春天的诗。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冬去春来的时节,面对自然景色的思考和情感波动。首句“一片游尘拂镜湾”,以“游尘”引入,给人一种轻盈而又略显冷清的感觉,暗示了春天虽已来临,却依旧留有冬日的余寒。接着,诗人描绘了梅花的残影,既象征着春的希望,也暗含了生命的无常和凋零。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浸透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行人无语看春山”,诗人通过行人的沉默表达了对春山的无言赞叹,同时也寄托了内心的惆怅。再往后,“梦飞不到梨花外,孤馆闭五更寒”,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反映出一种孤独和渴望的心情。而最后一句“听溪声泻冰泉”则用听觉的体验,带来了一丝生机,暗示着尽管一切都显得冷清,但生命依旧在流动。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孤独的深刻感悟,是对生命无常与美好事物的追寻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片游尘拂镜湾:描绘春天的景象,游尘象征着春天的轻盈与飘渺。
  2. 素影护梅残:梅花的影子在白色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孤独,暗示了美的逝去。
  3. 行人无语看春山:行人默默观赏春山,表现出一种无言的赞美与惆怅。
  4. 背东风两苍颜:面对东风,诗人感到寒冷,脸色苍白,反映出失落感。
  5. 梦飞不到梨花外:梦境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却无法实现,象征着对理想的渴望。
  6. 孤馆闭五更寒:在寂静的夜晚,孤馆的寒冷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
  7. 谁怜消渴老文园:表达对自己身世的感慨,渴望他人的理解与同情。
  8. 听溪声泻冰泉:尽管孤独,但生命的声音仍在流淌,带来生机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游尘、素影等使用比喻,生动描绘了自然景象。
  • 拟人:行人无语,赋予行人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梦飞”与“孤馆”,形成对称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表达了孤独和无奈,透过自然景色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渴望。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游尘:象征着轻盈、无常,暗示环境的变化。
  • 素影:梅花的影子,象征着美丽与孤寂。
  • 春山:春天的山景,代表生机与希望。
  • 梨花:象征美好和纯洁的事物。
  • 溪声:自然的声音,象征生命的流动与韧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游尘”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风
    • B. 浮尘
    • C. 雪花
  2. “背东风”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冷漠
    • C. 凄凉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渴望
    • B. 对诗歌的赞美
    • C. 对繁华的追求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吴文英的《燕归梁》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思考,但吴文英更侧重于孤独和内心的情感,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对自然的感受和生活的细腻观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选》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吴文英诗词研究》
  4.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