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送杏花与陆仲虚)》
时间: 2025-02-04 15:30: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枝繁杏千红蕊。醲笑东风里。恰如歌院晓妆迟。簇簇娇娆同步出深闺。风流莲幕莺花主。持送花深处。花多莫便著情偏。一一淡匀深注总堪怜。
白话文翻译:
这是一枝繁茂的杏树,开满了千朵红色的花蕊,正如在春风中轻声笑语。就像歌院中女子早晨化妆的慢条斯理,娇美的花朵从深闺中一一绽放。花间的莺鸟轻盈地在花中徘徊,拿花的人在那幽深的地方。花开得如此繁盛,不要轻易地就对某一朵花倾心,细细品味,每一朵花都有其淡雅的美丽,都是值得怜惜的。
注释:
字词注释:
- 繁杏:指杏树开出的繁茂花朵。
- 醲笑:形容花朵在风中摇曳,似乎在轻声笑语。
- 晓妆:早晨的妆容,形容女子打扮的精致。
- 娇娆:娇媚而妩媚的样子。
- 莲幕:指用莲花装饰的帷幕。
- 持送花:携带着花朵,通常指人送花。
典故解析:
- 杏花: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杏花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也寓意着柔美与纯真。
- 歌院:古代的歌舞场所,通常是风流韵事的聚集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管鉴,宋代诗人,以其清丽婉约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日,正值杏花盛开时节,作者借花寄情,向好友陆仲虚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虞美人(送杏花与陆仲虚)》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词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将杏花的美丽与人间情感紧密相连。诗中通过对“春风里”的“醲笑”和“晓妆迟”的描绘,表现出春天的温柔和生命的勃发,展现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杏花的千红蕊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体现,同时也映射出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期待与珍惜。
“簇簇娇娆同步出深闺”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花朵如同美丽女子般从幽静的闺房中走出,增添了几分柔情蜜意。诗中提到的“持送花深处”,不仅指代了花的芬芳,也引发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整首词通过对杏花的赞美,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慨与珍惜,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感伤,令人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枝繁杏千红蕊:描绘一枝杏树繁茂的花蕊,展现春天的生机。
- 醲笑东风里:花朵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欢笑。
- 恰如歌院晓妆迟:比喻花的开放像女子早晨化妆般缓慢而美丽。
- 簇簇娇娆同步出深闺:形容花朵如娇媚的女子般从闺房中走出。
- 风流莲幕莺花主:隐喻花间的莺鸟,象征着春天的轻盈和美好。
- 持送花深处:指在花丛中徘徊的人,体现与春花的亲密关系。
- 花多莫便著情偏:提醒人们不应轻易对某一朵花倾心。
- 一一淡匀深注总堪怜:每朵花都有其独特的美,值得珍惜与怜惜。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晓妆”比喻花朵的绽放,形象生动。
- 拟人:花朵被赋予了笑语和情感,使其更具灵性。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和杏花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思考,传达出一种温柔而感伤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杏花:象征春天的温暖与希望,寓意美好与纯真。
- 东风:春风,象征着复苏与生机。
- 歌院:代表着人情世故与风流韵事的场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描绘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a) 夏天的荷花
b) 春天的杏花
c) 秋天的菊花 -
诗中提到的“晓妆”是指什么?
a) 早晨的妆容
b) 夜晚的妆容
c) 春天的妆容 -
诗中用“持送花深处”来表达什么?
a) 对花的珍爱
b)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c) 对孤独的感慨
答案:
- b) 春天的杏花
- a) 早晨的妆容
- b)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管鉴的《虞美人》更侧重于自然与人情的结合,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人际间的细腻感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化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