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州学东池岁度孳鱼冬晚粥之用佐养士教授高》

时间: 2025-01-11 14:24:39

县官渔海鱼不登,捐以予民鱼乃复。

一物丰耗皆有道,大抵天心怜不足。

先生手持尺二槐,教养专为周王来。

旦旦升堂说书罢,只恐廪饩生尘埃。

池针卖钱补司计,此是从来学宫例。

今年张网牵紫鳞,鱼出钱归称数倍。

青衿摩腹谈经史,笑谓东池昔无此。

岂识先生东海头,一竿不数任公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封州学东池岁度孳鱼冬晚粥之用佐养士教授高
——郑刚中 〔宋代〕

白话文翻译

县官所捕的鱼不丰收,捐赠给民众后鱼才渐渐恢复。
一切事物的丰盈和匮乏都有其道理,
大体上,天心怜悯那些不足的人。
老师手持两尺长的槐树杖,
专门教授为周王而来。
每天升堂讲课后,
只怕学校的膳食有尘埃。
池塘里卖鱼的钱来补贴学校的开支,这本是自古以来学宫的传统。
今年张网捕到紫鳞鱼,
卖出的钱是原来的几倍。
青衿学子们摩挲着肚子谈论经史,
笑称东池以前没有这样的场景。
岂能知道老师在东海的某处,
一根鱼竿也不算数给公子。

注释

  • 县官:指地方官员。
  • 鱼不登:指鱼的捕捞不丰。
  • 天心:自然的意愿或天命。
  • 先生:老师,这里指教授。
  • 尺二槐:指老师手中的教鞭,象征权威。
  • 廪饩:指学校的膳食。
  • 池针:池塘里的鱼。
  • 青衿:指学子,青衿为古代书生的服饰。
  • 紫鳞:一种美丽的鱼,象征富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和对社会民生的关注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关注教育与民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封州,表现了郑刚中对地方教育和民生问题的关注。通过描述鱼的捕捞与分配,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关系,以及对知识和教育的重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士人和民众生活的关怀。

诗歌鉴赏

郑刚中的《封州学东池岁度孳鱼冬晚粥之用佐养士教授高》通过对鱼的描写,揭示了自然与人文的深刻关系。诗中提到的鱼,不仅是生活的必要,也是教育与知识的象征。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地方官员对民众的关怀,体现了“天心怜不足”的人文关怀。

诗中反复提及的“先生”和“青衿”,不仅是对教育者的尊重,也表达了对学生求知的期待,展现了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池针卖钱补司计”,则反映了古代学宫的经济自给自足,显示出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此外,诗人在结尾提到的“岂识先生东海头,一竿不数任公子”,则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与对传统的反思,暗示了知识的传承并不局限于某一地区或某一阶层,而是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角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县官渔海鱼不登:开篇即指出地方官员的渔获不理想,侧面反映社会经济状况。
  2. 捐以予民鱼乃复:通过捐赠,民众的生活得以改善,体现了官民之间的互动。
  3. 一物丰耗皆有道:强调自然法则,万物皆有其规律。
  4. 大抵天心怜不足:表达天道对弱者的关怀,突出人文关怀。
  5. 先生手持尺二槐:老师的形象鲜明,象征教育的权威。
  6. 教养专为周王来:强调教育的目标与意义。
  7. 旦旦升堂说书罢:描述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体现了教育的常态。
  8. 只恐廪饩生尘埃:对学校膳食的关注,隐含对教育环境的忧虑。
  9. 池针卖钱补司计:传统学宫的经济模式,表现教育的自给自足。
  10. 今年张网牵紫鳞:强调今年捕获的丰收,反映经济改善。
  11. 青衿摩腹谈经史:学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表现出求知欲。
  12. 笑谓东池昔无此:对比过去和现在,突出变化。
  13. 岂识先生东海头:强调知识的普遍性与广泛性。
  14. 一竿不数任公子:表达对知识与权力关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鱼”的意象比喻生活的富足与贫瘠。
  • 对仗:如“丰耗皆有道”与“怜不足”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将自然与人文情感结合,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教育与民生展开,表达了对知识的尊重与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也传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强调了教育在改善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活的富足与人们的生计。
  • 老师:象征知识的传承与教育的权威。
  • 青衿:象征学子的求知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县官渔海鱼不登”中的“鱼”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富足
    • B. 教育的重要性
    • C. 自然的法则
    • D. 经济的衰退
  2. 诗中提到的“先生”指的是?

    • A. 学生
    • B. 教师
    • C. 官员
    • D. 渔民
  3. “岂识先生东海头”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知识的尊重
    • B. 对权力的追求
    • C. 对传统的反思
    • D. 对未来的担忧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这些诗作在主题与风格上与郑刚中的作品有相似之处,均展现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郑刚中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关注社会民生,但郑刚中更侧重于教育,而杜甫则关注国家的命运与人民的苦难。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诗句

县官渔海鱼不登,捐以予民鱼乃复。下一句是什么

一物丰耗皆有道,大抵天心怜不足。上一句是什么

一物丰耗皆有道,大抵天心怜不足。下一句是什么

先生手持尺二槐,教养专为周王来。上一句是什么

先生手持尺二槐,教养专为周王来。下一句是什么

旦旦升堂说书罢,只恐廪饩生尘埃。上一句是什么

旦旦升堂说书罢,只恐廪饩生尘埃。下一句是什么

池针卖钱补司计,此是从来学宫例。上一句是什么

池针卖钱补司计,此是从来学宫例。下一句是什么

今年张网牵紫鳞,鱼出钱归称数倍。上一句是什么

今年张网牵紫鳞,鱼出钱归称数倍。下一句是什么

青衿摩腹谈经史,笑谓东池昔无此。上一句是什么

青衿摩腹谈经史,笑谓东池昔无此。下一句是什么

岂识先生东海头,一竿不数任公子。上一句是什么

县官渔海鱼不登,下一句是什么

捐以予民鱼乃复。上一句是什么

捐以予民鱼乃复。下一句是什么

一物丰耗皆有道,上一句是什么

一物丰耗皆有道,下一句是什么

大抵天心怜不足。上一句是什么

大抵天心怜不足。下一句是什么

先生手持尺二槐,上一句是什么

先生手持尺二槐,下一句是什么

教养专为周王来。上一句是什么

教养专为周王来。下一句是什么

旦旦升堂说书罢,上一句是什么

旦旦升堂说书罢,下一句是什么

只恐廪饩生尘埃。上一句是什么

只恐廪饩生尘埃。下一句是什么

池针卖钱补司计,上一句是什么

池针卖钱补司计,下一句是什么

此是从来学宫例。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