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得雨》

时间: 2025-01-24 11:52:13

亢夏草木死,旱火炽如焚。

秋深得雨凉,万物生精神。

庭蕉抽绿书。

野草秀芳茵。

风露洗芙蓉,艳质照商旻。

我亦病体苏,楚楚整冠巾。

乘时一尊酒,岂曰非良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亢夏草木死,旱火炽如焚。
秋深得雨凉,万物生精神。
庭蕉抽绿书,野草秀芳茵。
风露洗芙蓉,艳质照商旻。
我亦病体苏,楚楚整冠巾。
乘时一尊酒,岂曰非良辰。

白话文翻译:

在炎热的夏季,草木因干旱而枯死,火焰似乎在燃烧一切。如今秋天深了,得到了凉爽的雨水,万物都重新焕发了生机。庭院里的蕉树抽出新的绿叶,野外的草坪也绽放着鲜香的花朵。风露洗净了芙蓉花,娇艳的姿态映照在天空之中。我也从病中恢复,整齐地佩戴着帽子。趁着这个时机,我举起酒杯,岂不是个美好的时光?

注释:

  • 亢夏:极其炎热的夏季。
  • 旱火:因干旱而引发的火灾。
  • 得雨凉:得到雨水带来的凉爽。
  • 庭蕉:庭院中的蕉树。
  • 抽绿书:抽出新绿的叶子。
  • 风露洗芙蓉:风和露水洗净了芙蓉花。
  • 楚楚整冠巾:形容恢复健康后整齐的打扮。
  • 乘时一尊酒:趁着这个时机,举起酒杯。

典故解析:

  • 芙蓉:常用来比喻美人,出自《离骚》中的“既替余以蕙纕兮,纤纤兮,蕙纕”。
  • 良辰:出自古诗中指美好的时光,常与饮酒作乐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特立,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诗人通过描写秋雨带来的生机,抒发对自然的感悟和个人的身心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秋后得雨》是一首描写秋季自然景象及其对人身心影响的诗。诗人通过对旱夏与秋雨的对比,表现出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在亢夏的炎热中,草木枯死,带来了无尽的焦灼感,仿佛一切都被炽烈的火焰所吞噬。然而,当秋天的凉雨降临时,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一转变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希望与力量。

诗中多处使用了生动的意象,如“庭蕉抽绿书”、“风露洗芙蓉”,不仅描绘出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恢复。最后,诗人举杯畅饮,感慨良辰美景,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这种对比与反衬,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人对秋雨的感激,以及在自然变迁中的生命感悟。

诗词解析:

  • 亢夏草木死,旱火炽如焚:开头两句通过描绘夏季干旱的惨状,为后文的转折做铺垫,感受到生命的枯竭。
  • 秋深得雨凉,万物生精神:秋天的雨水带来了生机,展现了自然的复苏过程。
  • 庭蕉抽绿书,野草秀芳茵:通过具体的植物描写,传达出秋天的生机与美丽。
  • 风露洗芙蓉,艳质照商旻: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花朵在风露洗礼下的美丽。
  • 我亦病体苏,楚楚整冠巾:诗人自我感悟,体现了与自然的共鸣。
  • 乘时一尊酒,岂曰非良辰:最后一句以饮酒作结,表明诗人对当下时光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旱火炽如焚”形象地表达夏日的炎热。
  • 拟人:如“风露洗芙蓉”,赋予自然元素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意。
  • 对仗:如“庭蕉抽绿书,野草秀芳茵”,对称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此诗通过描写秋雨带来的生机,展现了生命的希望与自然的循环。诗人借景抒情,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草木: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 秋雨:象征希望与重生。
  • 芙蓉:象征美丽与清新。
  • :象征生活的乐趣与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亢夏”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2. “风露洗芙蓉”中的“洗”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干枯
    • B. 清新
    • C. 破坏
    • D. 消失
  3. 诗中的作者在最后一联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伤感
    • B. 忧虑
    • C. 喜悦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对比姜特立的《秋后得雨》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但李白的作品更侧重于孤独感与对友人的怀念,而姜特立则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生命的复苏。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
  • 《诗词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