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从朱有骞先生乞菊》

时间: 2025-01-27 03:48:15

秋风秋雨在天涯,响寒笳,乱飞鸦。

便下重帘,秋思也难遮。

绕宅黄芦与苦竹,谁伴我、醉流霞。

南山闻道有人家,短篱叉、满黄花。

为问陶公、可许乞仙葩。

待折一枝相看取,清瘦影、共窗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城子 从朱有骞先生乞菊
作者: 吕小薇 〔近代〕

秋风秋雨在天涯,响寒笳,乱飞鸦。
便下重帘,秋思也难遮。
绕宅黄芦与苦竹,谁伴我醉流霞。
南山闻道有人家,短篱叉满黄花。
为问陶公可许乞仙葩。
待折一枝相看取,清瘦影共窗纱。


白话文翻译:

秋风秋雨漫游在天边,寒笳声响起,乌鸦在空中乱飞。
只好拉下重重的帘幕,秋天的思绪却无法遮掩。
黄芦和苦竹环绕着我的小院,谁来陪我共醉在流霞之中?
南山听说有个隐士之家,篱笆旁满是黄花。
我想问问陶渊明是否愿意赐我一枝仙菊。
等着折下一枝来相看,清瘦的身影与窗纱相伴。


注释:

  • 乞菊:乞求菊花,菊花象征着高洁、长寿。
  • 寒笳:寒冷的笛声,笳是一种乐器,给人以秋天的凄凉感。
  • 流霞:夕阳西下,天空中的彩云。
  • 陶公: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隐逸和田园诗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吕小薇,近代女性诗人,她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常融入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秋季,正值菊花盛开之际,诗人向友人求菊,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江城子 从朱有骞先生乞菊》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情景与诗人的心境。开篇以“秋风秋雨在天涯”引入,烘托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寒笳的响声与飞舞的乌鸦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意境,给人以深秋的凄凉感。紧接着,诗人拉下重帘,试图遮掩秋思,却显得无能为力,这种情感的无奈和孤独在此刻显露无遗。

“绕宅黄芦与苦竹,谁伴我醉流霞”一句,表现出诗人对伴侣的渴望与对自然的亲近。在这片自然的背景中,孤独的灵魂期待着友人的陪伴,流霞之美让人沉醉,然而身边的黄芦与苦竹却显得无比凄凉。

最后,诗人提到陶公,向他乞求一枝菊花,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通过这枝“仙葩”,诗人希望获得一丝慰藉,清瘦的影子与窗纱相映成趣,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自省。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友谊的深刻思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秋风秋雨在天涯:描绘秋天的萧条与远离的孤独。
    • 响寒笳,乱飞鸦:寒笳声和飞行的乌鸦,增添了秋日的凄凉感。
    • 便下重帘,秋思也难遮:尽管拉下重帘,内心的秋思却难以掩饰。
    • 绕宅黄芦与苦竹:描绘周围的自然环境,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 谁伴我醉流霞:表达对伴侣的渴望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南山闻道有人家:提到陶渊明,暗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 短篱叉满黄花:描绘隐士家园的宁静与美丽。
    • 为问陶公可许乞仙葩:询问陶渊明是否愿意赠予菊花,象征高洁。
    • 待折一枝相看取,清瘦影共窗纱:期待与菊花相伴,感受清瘦的影像与窗纱的交融。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思比作无法遮掩的情感。
    • 对仗:如“响寒笳,乱飞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与对友谊、自然的渴望,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黄芦与苦竹:象征着孤独与坚韧,描绘出秋天的萧瑟。
  • 流霞:象征美好与短暂,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 仙葩(菊花):象征高洁与长寿,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笳”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乐器
    C. 一种鸟

  2. 诗人向谁乞求菊花?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3. “流霞”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孤独
    B. 美好与短暂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隐逸情怀与对自然的热爱。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与感伤。

诗词对比

  • 吕小薇的《江城子》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表达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但吕小薇更强调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展现了豪放的个性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陶渊明诗文全集》
  • 《吕小薇诗集》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江城子 从朱有骞先生乞菊》的诗意和背景,提升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