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杂咏 其二》
时间: 2025-01-11 22:39: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旅梦初回百恨新,寸肠焚绝泪成冰。
穷途易感如杨子,旧里难归似柏人。
骏价有谁沽死骨,鲸波无分活枯鳞。
多愁髀肉空如削,跃马何曾及病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内心的痛苦。梦境刚刚回到,心中的百般怨恨又重新涌现,心如刀绞,泪水已冷成冰。走到穷途末路,易于感伤,像杨子(杨贵妃)那样的感情;而回到故乡却如同柏树般难以归去。骏马的高价,又有谁能换得我死去的骸骨?在无边的海浪中,生与死的界限又有何分?多愁善感的我,身上的肉仿佛被削去,骑马时又何曾能及我的病痛呢?
注释:
- 旅梦:旅途中的梦境,暗指对故乡的思念。
- 寸肠焚绝:形容内心的痛苦如刀绞般剧烈。
- 杨子:指杨贵妃,象征感情的柔弱与悲剧。
- 柏人:柏树,象征坚韧,但也暗含归乡的无奈。
- 骏价:指名贵的马,暗喻高昂的代价。
- 鲸波:比喻波澜壮阔的海洋。
- 多愁髀肉空如削:形容多愁善感使得身体消瘦,情感的压迫使人痛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彦泓,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以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经历旅途时,因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作,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人心浮躁的环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反思,情感层次丰富而细腻。开篇即以“旅梦初回”引入,展现了旅途后的惆怅与失落。诗人在梦中回到故乡,然而“百恨新”则揭示了他内心的苦痛与怨恨,仿佛经历了无数的波折。接下来的比喻如“寸肠焚绝”与“泪成冰”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在“穷途易感如杨子,旧里难归似柏人”中,诗人将自己与历史人物相提并论,借用杨贵妃的悲情与柏树的坚韧,表现出对情感与归属感的渴望与无奈。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时空交错的悲剧感。
后两联则转向生命的思考,“骏价有谁沽死骨”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质疑,诗人用“鲸波无分活枯鳞”来比喻人生的无常与生命的渺小,展现了他对生死的哲学思考。最后两句“多愁髀肉空如削,跃马何曾及病身”则总结了他身心俱疲的状态,带着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感叹。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深刻的孤独与思考,形式上则兼具古典诗词的音韵之美,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旅梦初回百恨新:旅途中的梦刚刚回到,心中又涌起新的怨恨。
- 寸肠焚绝泪成冰:内心痛苦如刀绞,泪水已冷凝成冰。
- 穷途易感如杨子:走到穷途末路,容易感伤,仿佛是杨贵妃那般。
- 旧里难归似柏人:回到故乡却如柏树般难以归去,隐含无奈。
- 骏价有谁沽死骨:名贵的马,谁能为我换得死去的骸骨?
- 鲸波无分活枯鳞:在浩瀚的海浪中,生与死的界限模糊。
- 多愁髀肉空如削:多愁善感使得身体消瘦,情感的压迫使人痛苦。
- 跃马何曾及病身:骑马时又何曾能及我所承受的病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寸肠焚绝”形象地比喻内心痛苦。
- 对仗:如“骏价有谁沽死骨,鲸波无分活枯鳞”表现形式工整。
- 象征:杨子、柏人等皆为象征,承载深厚的情感与历史。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旅途的感慨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诗人用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的无奈,展现了明代诗人对于情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旅梦:象征对遥远故乡的思念。
- 寸肠:象征内心的痛苦与煎熬。
- 杨子与柏人:分别象征柔弱的感情与坚韧的归属感。
- 骏马与鲸波:象征生命的价值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寸肠焚绝”是指什么? A. 旅途的艰辛
B. 内心的痛苦
C. 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B -
“穷途易感如杨子”中的“杨子”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李白
B. 杨贵妃
C. 杜甫
答案:B -
诗中“骏价”指的是什么? A. 高昂的马匹价格
B. 旅途的费用
C. 生命的价值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彦泓的《感怀杂咏》与李白的《夜泊牛津》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但王的诗更显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而李白则多了一份洒脱与豪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彦泓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