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

时间: 2025-02-04 13:36:52

九月山村已骤寒,看云殊怯倚阑干。

一杯浊酒栽培睡,不觉春雷起鼻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暮秋
作者: 陆游 〔宋代〕

九月山村已骤寒,看云殊怯倚阑干。
一杯浊酒栽培睡,不觉春雷起鼻端。


白话文翻译:

九月的山村已经寒意骤然袭来,我在栏杆边怯怯地看着云朵。
一杯浑浊的酒让我昏昏欲睡,直到不知不觉中春雷在鼻端响起。


注释:

字词注释:

  • 骤寒: 突然变冷。
  • 殊怯: 特别害怕或感到怯懦。
  • 浊酒: 粗糙、低劣的酒。
  • 栽培睡: 形容喝酒后昏昏欲睡的状态。
  • 春雷: 春天的雷声,通常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典故解析:

  • 此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体现了陆游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以气节和爱国情怀著称,作品广泛,尤以诗歌见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抒情之作。陆游的诗歌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历史感。

创作背景:
《暮秋》写于秋季时节,正值岁末时分,诗中表现出对寒冷的感知以及对生命无常的反思,可能是受到秋冬交替的季节变化和个人生活状态的影响。


诗歌鉴赏:

《暮秋》是一首典型的秋冬季节的抒情诗,表面上看似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变化,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诗的开头通过描绘寒冷的山村,营造出一种萧条和孤寂的氛围。诗人“看云殊怯”,不仅表现了对寒冷的畏惧,更可以看作是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接下来的“一杯浊酒栽培睡”则将情感推向另一层次,酒的浑浊象征着生活的苦涩与无奈,然而在这种浑浊中,诗人似乎寻找到了一丝安慰,酒成为了他逃避现实的手段。而“春雷起鼻端”则是一个极具张力的意象,春雷的出现象征着希望的到来,尽管身处暮秋的寒冷之中,诗人内心依旧渴望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希望的永恒,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与反思。陆游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让读者不仅能感受到秋天的寒冷,更能引发对人生、岁月流逝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月山村已骤寒: 秋天的九月,山村的寒意已经袭来,暗示着季节的变迁。
  • 看云殊怯倚阑干: 诗人站在栏杆边,看着天上的云,感到一种怯懦,象征着对未来的迷惘。
  • 一杯浊酒栽培睡: 喝了一杯浑酒,感到困倦,酒成为了逃避现实的工具。
  • 不觉春雷起鼻端: 直到春雷的声音唤醒了他,象征着希望的回归。

修辞手法:

  • 拟人: “春雷起鼻端”将雷声赋予了人的感知,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 诗中“骤寒”和“栽培睡”形成一定的对比,增强了诗意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寒冷的描写与酒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渴望,展现了在逆境中仍然追求希望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村: 代表宁静与孤独,反映诗人的心境。
  • 浊酒: 象征生活的苦涩与对现实的逃避。
  • 春雷: 代表希望与生机的象征,暗示未来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暮秋》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陆游
    D) 白居易

  2. “九月山村已骤寒”中的“骤寒”是什么意思?
    A) 很热
    B) 突然变冷
    C) 温暖如春
    D) 风和日丽

  3. 诗中提到的一杯酒是怎样的酒?
    A) 美酒
    B) 浑浊的酒
    C) 清酒
    D) 甜酒

答案:

  1. C) 陆游
  2. B) 突然变冷
  3. B) 浑浊的酒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亲情的思念。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秋天山村的宁静与美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陆游的《暮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陆游更突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而王维则强调对自然的赞美与陶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