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泉寺》

时间: 2025-01-24 01:13:34

一掬寒泉照眼明,冰霜凛凛坐中清。

生刍想见当时客,华屋空留后世名。

晓日净涵金碧影,秋风暗动佩环声。

他年卜筑南山下,白首何人共濯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灵泉寺
作者: 曾布 〔宋代〕

一掬寒泉照眼明,
冰霜凛凛坐中清。
生刍想见当时客,
华屋空留后世名。
晓日净涵金碧影,
秋风暗动佩环声。
他年卜筑南山下,
白首何人共濯缨。

白话文翻译:

一捧冰冷的泉水映照着眼睛,
清澈的水在寒霜中显得格外明亮。
生刍想必是当年来访的客人,
华丽的屋子留下了后世的名声。
晨光照耀下,金色与碧色的影子交融,
秋风轻轻吹动,响起佩环的声音。
将来我想在南山下建一所房子,
到那时,白头偕老的人又有谁能共我洗涤心灵?

注释:

  • 寒泉:冰冷的泉水,象征清澈与纯净。
  • 生刍:生草,指当时的客人,或许是指活着的人。
  • 华屋:华丽的房子,象征名声与地位。
  • 晓日:清晨的阳光,象征新的开始。
  • 佩环声:佩戴的环形饰物发出的声音,象征秋风的轻柔。

典故解析:

  • 濯缨:出自《楚辞》,意为洗涤缨带,象征心灵的洗涤和精神的追求。
  • 南山:古代诗人常以南山作为隐居的理想之地,象征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布(生卒年不详),字希声,号白石,宋代诗人,曾任官职,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曾布的隐逸生活中,表达了他对自然、清净生活的向往及对友人聚会的怀念。

诗歌鉴赏:

《灵泉寺》是一首充满清新意蕴的古诗,整首诗以灵泉和自然的美景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首联“一掬寒泉照眼明”通过寒泉的清澈与明亮,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感。诗人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巧妙地引入了人世间的情感,表现出对曾经相聚的客人和华丽名声的思考。

诗中的“晓日净涵金碧影”展现了晨光下自然景象的优美,而“秋风暗动佩环声”则通过细腻的声音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情感的氛围。最后两句“他年卜筑南山下,白首何人共濯缨”更是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诗人渴望在南山下建立自己的隐居之所,但又对未来的孤独感到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曾布对生活、自然、友谊与孤独的复杂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掬寒泉照眼明:寒泉清澈,照亮了眼睛,象征纯净的心灵。
  2. 冰霜凛凛坐中清:在寒霜的映衬下,泉水显得更加清澈,体现了自然的纯净与宁静。
  3. 生刍想见当时客:回忆当年朋友聚会的情景,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4. 华屋空留后世名:华美的房屋只留下名声,却无法再见当年的朋友,感慨时光流逝。
  5. 晓日净涵金碧影:晨光照耀下,金色与碧色交融的美景,象征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6. 秋风暗动佩环声:秋风轻拂,发出佩环的声音,增添了诗的静谧氛围。
  7. 他年卜筑南山下:表达了诗人未来的向往,想在南山下建造自己的住所。
  8. 白首何人共濯缨:感慨未来的孤独,问谁能在老年时陪伴自己洗涤心灵。

修辞手法:

  • 比喻:寒泉象征纯净的心灵。
  • 拟人:秋风轻轻吹动,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语句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又追求宁静的情怀,强调了生活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寒泉:象征清净与纯粹。
  • 华屋:象征名声与社会地位。
  • 晓日: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秋风:象征时光流逝和人生的感慨。
  • 南山:象征隐逸与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掬寒泉照眼明”中,“寒泉”象征什么? A. 暖和
    B. 清澈与纯净
    C. 黑暗

  2. 诗中提到的“华屋”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名声与地位
    C. 贫穷

  3. “白首何人共濯缨”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孤独的感慨
    C. 对友谊的怀念

答案:

  1. B. 清澈与纯净
  2. B. 名声与地位
  3. B. 对孤独的感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曾布的《灵泉寺》与王维的《鹿柴》都展现了自然与隐逸的主题,但曾布更多地表现了对友谊的怀念,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个人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宋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