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昭阳殿里两枝春,
萼萼曾承雨露恩。
自是百王无圣断,
毡车双出内东门。
白话文翻译:
在昭阳殿里,春天的气息弥漫,
那两枝花儿,曾经接受过雨露的恩泽。
自古以来,百王中没有哪个能做出明智的判断,
只有毡车双双从内宫的东门驶出。
注释:
- 昭阳殿:古代宫廷中的一处殿堂,象征着权力和荣耀。
- 两枝春:形容春天的花朵,寓意生机与希望。
- 萼萼:指花的萼片,象征花朵的美丽和娇嫩。
- 雨露恩:指雨露滋润,形容花朵的成长和生命力。
- 百王无圣断:意思是历史上许多帝王都没有明智的决策。
- 毡车:古代的一种车,通常用于出行,象征权力的象征。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百王无圣断”暗示了历史上许多统治者的无能,而“毡车双出”则可能意指权力的流失或是权臣的专权,反映了政治的动荡和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岳珂,字君猷,号白石,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精湛的诗词而闻名,尤其在描写宫廷生活和政治风云方面,具有独特的视角和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宋朝政治多变、权力斗争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宫廷生活,表达对当时政治状况的无奈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宫词一百首》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昭阳殿的春天景象,展现出一种生机与美丽。然而,在这美丽的表象之下,诗人却隐含着对权力斗争的深刻反思。诗中提到的“百王无圣断”,显示了历史上统治者的无能与腐败,反映出对政治现状的无奈与失望。毡车双出内东门,暗示着权力的流失,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无力感。整首诗在对美好春光的描绘中,又渗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彰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昭阳殿里两枝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昭阳殿的美丽与繁华。
- 萼萼曾承雨露恩:花朵的生长经历了雨露的滋润,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自是百王无圣断: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
- 毡车双出内东门:暗示权力的流失,或许是权臣的专权行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气息比作花朵的生长,传达了生命的美好。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赞美,同时揭示了政治的无奈与权力的腐败,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着美好与新的开始。
- 萼萼:象征着脆弱与美丽,反映了生命的脆弱性。
- 毡车:象征权力和地位,暗示着权力的流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百王无圣断”指的是: A. 历史上所有的王都是明智的
B. 历史上许多统治者没有明智的决策
C. 只有一位王是明智的
D. 王的决策都是正确的 -
“昭阳殿里”中的“昭阳”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处宫殿
C. 一位皇帝
D. 一种天气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 by 白居易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诗词对比: 比较岳珂的《宫词一百首》与李白的《将进酒》,二者均反映了对人生短暂与权力无常的思考,但岳珂更侧重于宫廷生活的美丽与无奈,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人生的畅快,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岳珂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