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云巢同相勉李玉涧不赴召》
时间: 2025-01-27 03:57:24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曾云巢同相勉李玉涧不赴召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诏书催赴紫宸班,
九奏君王乞挂冠。
日暮倒行非我事,
急流勇退有何难。
地灵不隐金砂胜,
秋水长流玉涧寒。
好把山林寄图画,
试教天下故人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面对皇帝的召唤,内心的坚决与洒脱。他并不愿意赴任,而是希望能够隐退于山林,只愿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画中,与故人共享。诗中反映出一种对仕途的淡漠和对自然的向往。
注释:
- 诏书: 皇帝的命令书。
- 紫宸班: 指的是皇帝的朝廷。
- 九奏: 指朝廷中奏报的次数,表示多次请求。
- 挂冠: 隐喻辞官。
- 急流勇退: 在急流中勇敢地选择退却,表达了作者的不屈和选择隐退的勇气。
- 金砂: 指代富贵的事物,强调大自然的价值。
- 玉涧: 指清澈的山涧,象征高洁的志向。
典故解析:
- 地灵不隐: 可理解为地灵之气不会掩盖,象征自然的灵气与人杰的结合。
- 秋水长流: 秋天的水流长而清澈,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喜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因其诗风清新、意象独特而受到后世的推崇。其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官场的淡泊。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反映出当时文人对政治的失望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作者面临皇帝的召见,内心挣扎,最终选择了隐退,体现了其独特的价值观。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工整的方式,具有古典诗词的韵律美。诗中以“诏书催赴紫宸班”开篇,直接引入主题,展现了作者面对皇权的无奈与反思。接下来的“日暮倒行非我事”则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冷漠,不愿随波逐流,反而选择在夕阳下的退隐,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同时,诗中提到的“地灵不隐金砂胜,秋水长流玉涧寒”不仅传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也暗示了对于物质世界的淡漠,强调了精神世界的丰富与独立。最后两句“好把山林寄图画,试教天下故人看”则是全诗的升华,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与故人分享理想与追求的愿望。
整首诗在意境上追求一种高远而清新的境界,展现了作者对内心自由的渴望,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诏书催赴紫宸班: 描述了皇帝的召唤,表明官场的压力。
- 九奏君王乞挂冠: 表达了多次请求辞官的无奈。
- 日暮倒行非我事: 日落时分,作者对时局的无关心。
- 急流勇退有何难: 表达了在困难面前选择退隐的勇气。
- 地灵不隐金砂胜: 赞美大自然,强调精神价值。
- 秋水长流玉涧寒: 自然的清澈象征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 好把山林寄图画: 想把自己的理想与情感寄托于自然。
- 试教天下故人看: 希望与朋友分享自己的追求与艺术。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急流勇退”隐喻在困境中选择退隐的智慧。
- 象征: 自然意象如“秋水”、“玉涧”象征清高的品格。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拒绝与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个人理想与追求的自由,是对现实的反思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宸: 象征权力与地位。
- 金砂: 代表物质财富。
- 秋水: 自然的清澈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急流勇退”是什么意思?
- A) 勇敢地面对困难
- B) 在困境中选择退隐
- C) 坚持不懈
-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对官场的向往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物质的追求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戴复古的诗: 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戴复古则强调个人理想的寄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戴复古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