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唯物辩证堪师。涤污泥。共喜晚年歌颂有专题。头任白。身仍客。爱真知。欣看红旗大地遍朝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唯物辩证法的深刻智慧,能够涤荡心中的污浊。晚年时共同歌颂那些重要主题,虽然头发已白,身体依旧是个过客,但我热爱真理的知识,欣赏着红旗在大地上普照的光辉。
注释
- 唯物辩证:指一种哲学思想,强调事物的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的关系。
- 涤污泥:比喻清除心灵中的杂念和污浊。
- 共喜:共同欢庆。
- 白:头发白了,象征年龄增长。
- 身仍客:虽然身体是过客,暗指人生的短暂与旅途。
- 爱真知:热爱真实的知识与真理。
- 红旗大地:红旗象征着革命和希望,代表着光明的未来。
典故解析
- 唯物辩证法:这一哲学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的第一性和意识的第二性,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斗争来实现的。
- 红旗:通常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革命事业,代表着希望与光明的未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岳尊,现代诗人,以其深刻的哲学思想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著称。他的诗风多样,既有唯美的抒情,又有深邃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当代,正值社会转型与发展之际,诗人通过对晚年的反思和对社会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与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相见欢 其二 再次和养浩》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与对社会的热切关注。诗人在晚年时,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头发已白,但他依然心向光明,热爱真知。这种状态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智慧与成熟,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变革的关注。
诗中“唯物辩证堪师”一句,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哲学素养,强调了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性,寓意着在复杂的社会中如何保持清晰的思维与判断。接下来的“涤污泥”则是对内心世界的净化,表达了诗人对真理与知识的渴望。
“共喜晚年歌颂有专题”中,诗人与友人共同庆祝晚年的到来,虽然岁月已逝,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真理的追求并未减退。最后几句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红旗象征着希望与光明,表达了对美好社会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与社会的思考,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与启发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唯物辩证堪师:强调唯物辩证法能够指导人生,彰显哲学的智慧。
- 涤污泥:通过清除杂念,达到内心的纯净。
- 共喜晚年歌颂有专题:晚年生活的快乐与共同追求的主题。
- 头任白:头发白了,象征人生的经历与智慧。
- 身仍客:反映人生的短暂与漂泊感。
- 爱真知: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体现出对真理的向往。
- 欣看红旗大地遍朝晖:描绘了希望与光明的未来,象征着前景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涤污泥”比作清洗内心的污浊。
- 对仗:如“头任白,身仍客”,形成对比,强化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尽管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仍然要保持对真理和知识的热爱,同时对未来充满希望。这不仅是个人的哲学思考,也是对社会的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旗:象征革命与希望,代表着光明的未来。
- 白发:象征年龄的增长与智慧的积累。
- 污泥:比喻内心的杂念与污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唯物辩证堪师”指的是什么哲学思想?
- A. 唯心主义
- B. 唯物辩证法
- C. 形而上学
- D. 现象学
-
诗人对晚年的态度是?
- A. 悲观
- B. 绝望
- C. 愉悦与庆祝
- D. 忧虑
-
“红旗”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恐惧
- C. 希望与光明
- D. 失败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将进酒》 李白
- 《登高》 杜甫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将进酒》与《相见欢》: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显豪放与激情,后者则透出淡淡的哲思与希望。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唯物辩证法原理》
- 《诗词鉴赏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