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其六》

时间: 2025-01-11 22:49:58

中秋节,记得在家乡。

堂背萱花含古色,檐牙桂蕊送新香。

瓜果味偏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中秋节,记得在家乡。堂背萱花含古色,檐牙桂蕊送新香。瓜果味偏长。

白话文翻译:

在中秋节,我想起了家乡的情景。后堂的萱草花散发出古老的气息,屋檐下的桂花则传来新的香气。此时瓜果的味道格外甘甜。

注释:

  •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庆祝丰收,象征团圆。
  • 萱花:萱草的花,古人常用来象征母亲的情感。
  • 含古色:带有古老的色彩,表明萱花的岁月沧桑。
  • 檐牙:屋檐的边缘,形容桂花生长的位置。
  • 桂蕊:桂花的花蕊,象征着香甜的气息。
  • 瓜果:指成熟的果实,代表丰收和美味。
  • 味偏长:味道特别醇厚,形容果实的美味。

典故解析:

萱草在古代常用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诗中提到的“萱花”与母亲的象征意义密切相关。桂花则是中秋节的代表性花卉,与团圆、丰收相呼应。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许嗣隆,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风格著称,致力于描绘自然和人情。
  •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中秋节,恰逢家乡的美好时光,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在那个时代,家乡的记忆常常与节日的氛围交织在一起。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六》以清新的笔触、自然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中通过对中秋佳节的描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紧密结合,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诗的开头“中秋节,记得在家乡”,直接点明了时间和情感的主题,渗透着浓厚的乡愁。接下来的描写中,萱花和桂花的意象不仅营造出浓郁的节日气氛,还引发了对母亲和故乡的情感共鸣。

“堂背萱花含古色”,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沉淀感,传达了对过往时光的眷恋;而“檐牙桂蕊送新香”则展现了新旧交替的美好,传递着生活的希望和甜美。最后一句“瓜果味偏长”则以味觉的体验深化了对家乡丰收的赞美,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晰,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乡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中秋节,记得在家乡。”:诗人直接表明了节日和思乡的主题,情感真挚。
    2. “堂背萱花含古色”:描绘了后堂的萱花,带有怀旧色彩,象征着母亲的关怀。
    3. “檐牙桂蕊送新香”:屋檐下的桂花散发新香,反映出节日的气氛和生活的美好。
    4. “瓜果味偏长。”:通过味觉来表达丰收的喜悦和对家乡的热爱。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萱花与母亲的情感联系,体现出诗人对亲情的珍视。
    • 拟人:桂蕊“送香”,赋予自然以生命,使景物更具生动感。
    • 对仗:诗句结构协调,增强了韵律感,提升了诗的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团圆的渴望,体现了浓厚的乡愁与节日的欢乐。

意象分析:

  • 萱花:象征母亲的关爱,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
  • 桂花:代表着中秋的团圆与丰收,传达出生活的甜美。
  • 瓜果:象征着丰收的季节,体现出自然的富饶和生活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端午节
    • B. 中秋节
    • C. 春节
  2. “堂背萱花”中的“萱花”象征着什么?

    • A. 家乡
    • B. 母亲
    • C. 朋友
  3. 诗中的“瓜果味偏长”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生活的苦涩
    • B. 丰收的喜悦
    • C. 思乡的情感

答案:

  1. B. 中秋节
  2. B. 母亲
  3. B. 丰收的喜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描绘了思乡之情,与《望江南 其六》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 《月下独酌》:李白的另一首诗,同样以月亮和思乡情为主题。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望江南 其六》对比
    • 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孤独,而《望江南 其六》则带有节日的欢快气息。
    • 两者都运用了自然意象,但表现出的情感细腻程度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秋节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