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溪茶种有闽风,忆昨缄封自赞公。筠焙久空青箬里,纸囊盍寄白云中。
白话文翻译:
在黄溪种植的茶,带有福建的风味,回忆起昨天封装时自赞公的情景。竹制的焙笼久已空空,青箬叶里不再有茶叶,纸囊应该寄往白云深处。
注释:
- 黄溪:地名,可能指某地名。
- 闽风:福建的风味或风格。
- 缄封:封装。
- 赞公:可能是指某位赞誉茶叶的人。
- 筠焙:用竹子制作的焙笼,用于烘焙茶叶。
- 青箬:青色的箬叶,常用于包装茶叶。
- 纸囊:用纸制作的袋子,用于包装物品。
- 白云中:比喻遥远或高远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中期著名诗人,与当时另一大诗人韩淲齐名,人称“二泉”。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生活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赵蕃在回忆某次品茶的经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茶叶的喜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茶叶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茶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黄溪茶种有闽风”一句,既点明了茶叶的产地和特色,又隐含了对福建茶文化的赞美。“忆昨缄封自赞公”则进一步通过回忆封装茶叶的情景,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留恋。后两句“筠焙久空青箬里,纸囊盍寄白云中”则通过寓物抒怀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茶叶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溪茶种有闽风:黄溪的茶叶种植带有福建的风味,这里既是对茶叶品质的描述,也是对福建茶文化的赞美。
- 忆昨缄封自赞公:回忆起昨天封装茶叶时自赞公的情景,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留恋。
- 筠焙久空青箬里:竹制的焙笼久已空空,青箬叶里不再有茶叶,这里通过对焙笼和箬叶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茶叶的珍视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 纸囊盍寄白云中:纸囊应该寄往白云深处,这里通过对纸囊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茶叶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白云中”比喻遥远或高远的地方。
- 寓物抒怀:通过描述茶叶和相关物品,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茶叶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茶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茶叶的珍视。
意象分析:
- 黄溪茶种:茶叶的产地和品质。
- 闽风:福建的风味或风格。
- 缄封:封装茶叶的动作。
- 筠焙:竹制的焙笼,用于烘焙茶叶。
- 青箬:青色的箬叶,常用于包装茶叶。
- 纸囊:用纸制作的袋子,用于包装物品。
- 白云中:比喻遥远或高远的地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溪茶种”带有哪种风味? A. 四川风味 B. 福建风味 C. 广东风味 D. 云南风味
-
“忆昨缄封自赞公”中的“赞公”指的是什么? A. 赞誉茶叶的人 B. 茶叶的品种 C. 茶叶的产地 D. 茶叶的包装方式
-
“筠焙久空青箬里”中的“筠焙”是什么? A. 用竹子制作的焙笼 B. 用青箬叶制作的包装 C. 用纸制作的袋子 D. 用白云制作的包装
答案:
- B. 福建风味
- A. 赞誉茶叶的人
- A. 用竹子制作的焙笼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茶山行》:描述了诗人对茶山的深情和对茶文化的赞美。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怀旧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对比:
- 赵蕃《寄居邠》与陆游《茶山行》:两者都表达了对茶文化的深厚情感,但赵蕃的诗更侧重于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而陆游的诗则更侧重于对茶山的深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等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对宋诗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茶文化》:详细介绍了中国的茶文化,包括茶叶的种植、制作和品鉴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