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贡院买山寒毬花数枝》

时间: 2025-01-11 15:01:45

寒毬著意殿馀芳,小底来禽大海棠。

初喜艳红明莟子,忽看淡白散花房。

风光不到棘围里,春色也寻茅舍旁。

便有蜜蜂三两辈,喙长三尺绕枝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毬著意殿馀芳,小底来禽大海棠。
初喜艳红明莟子,忽看淡白散花房。
风光不到棘围里,春色也寻茅舍旁。
便有蜜蜂三两辈,喙长三尺绕枝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欣赏和对自然的热爱。寒毬花的香气在殿宇之余显得格外动人,小鸟正飞来啄食大海棠的花蜜。初见艳丽的红色花朵,让我感到欢喜,却又不经意间发现淡白色的花瓣点缀在四周。美丽的风景未曾到达荆棘围起的地方,春天的气息却在茅屋旁悄然绽放。此时,几只蜜蜂忙忙碌碌地在花枝间飞舞,仿佛在为这春光增添生气。

注释:

  • 寒毬:指寒毬花,一种花卉,常在春季开放,香气浓郁。
  • 殿:指宫殿或建筑物。
  • 艳红:鲜艳的红色,形容花朵的颜色。
  • 莟子:即海棠花的果实。
  • 散花房:盛开着花朵的地方。
  • 风光:自然景色。
  • :指荆棘,象征障碍或阻隔。
  • 茅舍:用茅草搭建的房屋,乡间住所。
  • 蜜蜂:昆虫,常见于花丛中,负责授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安人,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精致的描写而闻名,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杨万里在贡院读书时期。诗人对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感到由衷的喜悦,表现出一种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他在求学生活中的感受与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感受。开篇“寒毬著意殿馀芳”,便以“寒毬”花的芳香引入,暗示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来临。接着,诗人描绘了小鸟在大海棠上欢快啄食的情景,生动而富有情趣,显示出自然界的生机。

“初喜艳红明莟子,忽看淡白散花房”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色彩的敏感,从红色的海棠花转而发现了淡白色的花朵,体现了对细节的捕捉与欣赏。诗人在这里不仅仅停留在视觉的描绘,更通过对比展示了春花的多样性与和谐美。

“风光不到棘围里,春色也寻茅舍旁”,这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环境的感慨,尽管自然美好,但有些地方却被荆棘所隔离,暗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可能面临的障碍,然而春天的气息依然在茅屋旁悄然流淌,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希望。

最后一句“便有蜜蜂三两辈,喙长三尺绕枝忙”则为整首诗增添了动感,蜜蜂的忙碌与春花的盛开交相辉映,表现出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活力。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更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毬著意殿馀芳:寒毬花的香气在殿宇余晖下显得格外动人。
  2. 小底来禽大海棠:小鸟飞来啄食大海棠的花蜜。
  3. 初喜艳红明莟子:初见艳丽的红色花朵,心中欢喜。
  4. 忽看淡白散花房:不经意间发现淡白色的花瓣更为迷人。
  5. 风光不到棘围里:美丽的风景未曾到达荆棘围起的地方。
  6. 春色也寻茅舍旁:春天的气息却在茅屋旁悄然绽放。
  7. 便有蜜蜂三两辈:几只蜜蜂在花枝间忙碌飞舞。
  8. 喙长三尺绕枝忙:蜜蜂的嘴长长地在花间穿梭,显得十分忙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寒毬花的香气比作殿宇的芳香,突出了花的美丽。
  • 对仗:如“艳红”与“淡白”,“风光”与“春色”,对比鲜明,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拟人:蜜蜂忙碌的描写,使自然景物更具生机与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也展现了生活中所面临的障碍与希望,给予读者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毬花:象征春天的到来,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 海棠花:寓意美丽和丰收,常被用来象征爱情和美好生活。
  • 蜜蜂:象征勤劳与繁荣,寓意着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寒毬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夏天
    • B. 春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小鸟啄食的是_____的花蜜。

  3. 判断题: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冷漠态度。(对/错)

答案:

  1. B. 春天
  2. 大海棠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春天主题诗,描绘了战乱中的春景。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的作品,表现了早春的生机。

诗词对比:

  • 杨万里 vs. 杜甫
    • 杨万里的诗多描绘自然的美丽,注重细节。
    • 杜甫则常在春天的景色中融入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

以上对比展示了两位诗人在春天主题上的不同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