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天过秘阁书省旧厅》
时间: 2025-01-26 00:24: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君西省重徘徊,
秘阁书房次第开。
壁记欲题三漏合,
吏人惊问十年来。
经排蠹简怜初校,
芸长陈根识旧栽。
司马见诗心最苦,
满身蚊蚋哭烟埃。
白话文翻译:
听说你在西省徘徊不定,
秘阁书房依次打开。
墙上记载着我想题写的三漏合,
那些官吏惊讶地问我十年来的经历。
翻阅书籍时,我怜惜那些被虫蛀的简册,
在芸草旁边,认得那些旧日的栽种。
司马迁看到我的诗,心中最为苦痛,
身上满是蚊虫,哭泣着在烟雾和尘埃中。
注释:
- 重徘徊:再三徘徊,表示对某地的思念或留恋。
- 秘阁:指书房,藏书之处。
- 三漏合:古代文人所用的题目,可能指诗文的某种形式或内容。
- 吏人:指官员或者书吏。
- 经排蠹简:翻阅那些虫蛀的书籍,表达对书籍保存状况的悲痛。
- 芸长陈根:指旧时所栽的芸草,表达对旧日情感的追忆。
- 司马:指司马迁,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和作品对后代有很大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开创了新乐府运动,提倡诗歌的社会功能和生活化。元稹的诗风清新流畅,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体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稹与友人重聚之际,反映了他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书籍、文化的珍视。诗中所描绘的书房、旧书、旧友,暗含了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描写,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人以“闻君西省重徘徊”开篇,传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引入了秘阁书房的意象,象征着文化与知识的积累。接着,诗人提到“壁记欲题三漏合”,表明了对书房内文人雅集的向往,以及对作品的追求。
在“经排蠹简怜初校”中,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书籍的关切,虫蛀的简册不仅是物质的破损,更是文化的损失。此时,诗人不仅在思念友人,更在追忆那些曾经的岁月和人事。最后的“司马见诗心最苦,满身蚊蚋哭烟埃”则引发了对历史的感慨,司马迁的形象象征了历史的沉重与无奈,这种情感在诗的结尾达到高潮。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体现了元稹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文化传承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君西省重徘徊:听说你在西省反复徘徊,暗示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心。
- 秘阁书房次第开:秘阁书房逐渐打开,象征着知识和文化的传承。
- 壁记欲题三漏合:墙上的记载让人想起曾经的诗文,表达了对创作的渴望。
- 吏人惊问十年来:官吏好奇地询问过去十年的经历,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化。
- 经排蠹简怜初校:翻阅被虫蛀的书籍,表达对文化遗产的珍惜和怜惜。
- 芸长陈根识旧栽:在芸草旁边,感慨旧时的栽种,表现对往昔的怀念。
- 司马见诗心最苦:提到司马迁,传达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沉重感受。
- 满身蚊蚋哭烟埃:身上被蚊虫叮咬,哭泣在烟雾和尘埃中,象征着生活的苦痛与困扰。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词句对仗工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蚊蚋哭烟埃”,赋予自然界的生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象征:虫蛀的书籍象征着文化的衰竭和历史的无情,增加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书房、旧书、友人等意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中经历的惆怅与感慨。诗人通过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当下的反思,揭示了人类在时间长河中的脆弱与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秘阁: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积累,是文人心灵的栖息地。
- 虫蛀的书籍:代表着历史的损失和文化的脆弱,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忧虑。
- 司马迁:象征着历史的承载者,连接了古今,表达对历史的敬畏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秘阁”指的是什么? A. 一个地方
B. 书房
C. 朋友 -
“满身蚊蚋哭烟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
“经排蠹简怜初校”中提到的“蠹简”指的是什么? A. 一本书
B. 被虫蛀的书籍
C. 一种诗歌形式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和元稹的诗相比,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但其风格更加直白,情感更加浓烈。两者都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但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则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集》
- 《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和乐天过秘阁书省旧厅》的详细分析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