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薛涛》

时间: 2025-01-11 01:51:48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锦江水面光滑如镜,映照出美丽的蛾眉(指女子的眉毛),仿佛文君(指古代才女)与薛涛(指著名女诗人)在此相会。言语之间巧妙地像鹦鹉的舌头一样灵动,文章的才华犹如凤凰的羽毛。辞客们纷纷停下笔来,许多公卿们都渴望梦想成真。分别后,思念的情感隔着烟水,菖蒲花在五云之上绽放。

注释:

  • 锦江:指的是成都的锦江,景色优美,常被古人吟咏。
  • 蛾眉:形容女子眉毛如蛾翅般细长,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 文君:指的是古代才女,常用来代表文采。
  • 薛涛:唐代著名女诗人,以才华和美貌闻名。
  • 鹦鹉舌:形容言语巧妙灵动,鹦鹉善于模仿人类的语言。
  • 凤凰毛:比喻高贵的文采。
  • 烟水:指离别后产生的思念之情,形象地表达了距离的遥远。
  • 菖蒲:菖蒲花在古代常被用作象征,代表着思念和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和甫,号微之,唐代诗人,文学家,曾任宰相。他与白居易并称,倡导"新乐府"运动,作品多关注民生,风格清新而直白。

创作背景:

《寄赠薛涛》是元稹对薛涛的怀念之作,表达了对这位才女的赞美和思念之情。两人曾有过深厚的友谊,诗中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情谊与才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元稹对薛涛的赞美和思念之情。开头两句通过锦江的美景引入,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氛围,生动展现了文君与薛涛的形象。接着,诗人通过鹦鹉舌和凤凰毛的比喻,强调了两位才女的聪慧与才华,表明在辞客们面前,她们的才华如同璀璨的宝石,令人叹为观止。

中间两句则转向对辞客的描写,表现出那种对文人的期盼和对才华的渴望,暗含社会对才华的重视与追求。结尾处,诗人用菖蒲花的意象,表达了离别后的思念情感,寓意深远,令人动容。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友谊与才华的珍视,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锦江滑腻蛾眉秀:描绘锦江水面光滑如镜,反射出美丽的女子形象。
  2. 幻出文君与薛涛:仿佛看到古代才女文君和薛涛的幻影,表达对她们的赞美。
  3. 言语巧偷鹦鹉舌:语言灵巧,像鹦鹉一样善于模仿,表现出她们的口才。
  4. 文章分得凤凰毛:文章才华犹如凤凰的羽毛,象征着高贵与美丽。
  5. 纷纷辞客多停笔:众多辞客纷纷停下笔,说明她们的才华吸引了众人。
  6. 个个公卿欲梦刀:许多公卿们都渴望能够成就自己的梦想。
  7. 别后相思隔烟水:分别后思念彼此的情感如烟水般遥远。
  8. 菖蒲花发五云高:菖蒲花在高空中绽放,象征着思念与美好的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锦江比作女子的蛾眉,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描绘文君与薛涛的才华时,使用了多个比喻,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谊和才华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薛涛的深情怀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体现了唐代文人对才女的崇敬和对文学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锦江:美丽的自然景象,象征着诗意的生活。
  • 蛾眉:美丽的女子,象征着才华与魅力。
  • 文君、薛涛:代表着唐代才女的典范,象征着文人之间的交流与情谊。
  • 烟水:象征距离与思念,表现出离别后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文君”是谁的代名词? A. 李白
    B. 薛涛
    C. 古代才女
    D. 元稹

  2. “言语巧偷鹦鹉舌”中的“鹦鹉舌”指的是什么? A. 不善言辞
    B. 口才灵巧
    C. 无法交流
    D. 讽刺

  3.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思念
    D. 疑惑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琵琶行》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元稹《寄赠薛涛》 vs. 白居易《琵琶行》
    • 两首诗都表现出对女性才华的赞美,但《琵琶行》更侧重于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而《寄赠薛涛》则通过自然景象和对话来传达思念之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研究》
  • 《元稹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