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暮春
作者: 陆游
市桥岸下泛湖舟,
雕槛疏帘半上钩。
春事几何君惜醉,
明朝赤帜插谯楼。
白话文翻译:
在市桥边,湖上划着小舟,
雕花的栏杆和稀疏的帘子半垂着。
春天的事情有多少,你却醉得不省人事,
明天的赤色旗帜将插在城楼上。
注释:
- 市桥:指的是城市的桥梁,作为水上交通的通道。
- 泛湖舟:在湖面上划行的小舟。
- 雕槛:雕刻精美的栏杆。
- 疏帘:稀疏的帘子,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
- 春事几何:春天的事情有多少,这里指的是春天的美好事物。
- 君惜醉:你(君)惋惜自己喝醉了,不能好好享受春天的美景。
- 赤帜:红色的旗帜,象征着即将到来的活动或征战。
- 谯楼:城楼,古代城门上面的建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与文学家。他生于不平凡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北宋灭亡与南宋建立的动荡,创作了大量反映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诗篇。
创作背景:
《暮春》是陆游在春天即将结束时所作,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留恋及对未来的思考。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这首诗则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即将来临的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暮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景象与诗人的感受紧密结合,展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诗的开头“市桥岸下泛湖舟”,描绘了一幅温柔的春日画面,小舟在湖面轻轻摇曳,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接着“雕槛疏帘半上钩”,诗人通过对栏杆与帘子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春日景象的细腻与雅致。
然而,诗的情绪在“春事几何君惜醉”中急转直下,诗人用“惜醉”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惋惜,这种矛盾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愈发显现出来。春天的美好与个人的醉态形成鲜明对比,似乎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易逝。
最后一句“明朝赤帜插谯楼”,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赤帜象征着新的征程与未来的挑战,暗示着春天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整首诗在表现春天的美丽时,亦不忘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深邃思想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市桥岸下泛湖舟:在市桥的岸边,小舟在湖上漂荡,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
- 雕槛疏帘半上钩:精美的雕栏和轻垂的帘子,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春事几何君惜醉:春天的美好事物有多少,你却因醉而无法好好享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明朝赤帜插谯楼:明天的红色旗帜将会在城楼上升起,暗示着新的挑战即将来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市桥岸下”与“雕槛疏帘”形成对仗,使得句子更加工整。
- 意象:湖舟、雕槛、赤帜等意象,层层递进,营造出春日的生机与未来的期待。
- 比喻:春天的短暂与醉态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与表达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舟:象征着春天的轻松与自由,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雕槛: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 赤帜:象征着新的开始与未来的挑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市桥岸下泛湖舟”中“泛”的意思是: A. 坐
B. 漂浮
C. 划行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赤帜”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结束
B. 新的开始与挑战
C. 酒醉的状态
答案:B -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珍惜与惋惜
C. 逃避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春天的感慨与对国家的忧虑。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抒发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杜甫的作品都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但陆游更强调个人情感与生活的细腻感受,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历史的悲剧与社会的动荡。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