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窟吟》

时间: 2025-04-27 07:18:55

月窟与天根,中间来往频。

所居皆绰绰,何往不伸伸。

投足自有定,满怀都是春。

若无诗与酒,又似太亏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窟与天根,中间来往频。 所居皆绰绰,何往不伸伸。 投足自有定,满怀都是春。 若无诗与酒,又似太亏人。

白话文翻译

月亮所在的窟窿与天地的根基之间,我频繁地往来。 无论我居住在哪里,都感到宽裕自在,无论去往何方,都能伸展自如。 我的步伐自有其定数,心中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如果没有诗和酒的陪伴,那生活就显得太过亏欠了。

注释

  • 月窟:指月亮所在的地方,比喻高远之地。
  • 天根:指天地的根基,比喻根本、基础。
  • 绰绰:宽裕、自在的样子。
  • 伸伸:伸展自如的样子。
  • 投足:指行走、步伐。
  • 太亏人:太过亏欠、不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哲理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邵雍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诗酒文化的热爱。在宋代,诗酒文化盛行,邵雍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诗歌鉴赏

邵雍的《月窟吟》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诗酒文化的热爱。诗中“月窟与天根”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高远和根本的追求,而“所居皆绰绰,何往不伸伸”则体现了诗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自在生活的态度。最后两句“若无诗与酒,又似太亏人”直接表达了对诗酒文化的珍视,认为没有诗酒的生活是不完整的。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邵雍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窟与天根,中间来往频:诗人以“月窟”和“天根”比喻高远和根本,表达了自己频繁往来于这些境界之间的意境。
  2. 所居皆绰绰,何往不伸伸:无论居住在哪里,都感到宽裕自在,无论去往何方,都能伸展自如,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3. 投足自有定,满怀都是春:步伐自有其定数,心中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4. 若无诗与酒,又似太亏人:如果没有诗和酒的陪伴,那生活就显得太过亏欠了,直接表达了对诗酒文化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月窟”和“天根”比喻高远和根本。
  • 对仗:“所居皆绰绰,何往不伸伸”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诗酒文化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窟:高远之地,象征着诗人的精神追求。
  • 天根:天地的根基,象征着根本和基础。
  • 绰绰:宽裕自在的样子,象征着自由和舒适。
  • 伸伸:伸展自如的样子,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月窟”和“天根”分别比喻什么? A. 高远之地和根本 B. 月亮和天地 C. 窟窿和根基 D. 高远和基础

  2. 诗中“所居皆绰绰,何往不伸伸”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B. 诗人对居住环境的挑剔 C. 诗人对旅行的热爱 D. 诗人对自然的敬畏

  3. 诗中“若无诗与酒,又似太亏人”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诗酒文化的热爱 B. 诗人对生活的厌倦 C. 诗人对贫穷的担忧 D. 诗人对孤独的恐惧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 王安石《泊船瓜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诗酒文化的热爱。

诗词对比

  • 邵雍的《月窟吟》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但邵雍的诗更注重哲理和内心的宁静,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生活的细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邵雍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