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十三夜大宗伯王敬哉先生招饮是夜无月七叠前韵》
时间: 2025-01-24 16:14: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
十三夜大宗伯王敬哉先生招饮是夜无月七叠前韵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先生语我,正一生消受,帝城烟月。
红烛短时横笛嗷,夜雨开元白发。
霜咽遗弓,风悽内苑,画角声酸切。
铜盘承露,泪如铅水不歇。
曾记樗杜笙箫,长杨刀箭,从猎霜林豁。
父子一时连上相,印纽银螭卧雪。
别墅初成,淮淝已捷,屐齿何曾折。
谈深酒冷,鼕鼕街鼓将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我与敬哉先生的对话,回忆他一生的消磨与享受。帝都的烟云月色掩映着往昔的繁华。红烛微短,横笛轻响,夜雨中白发如霜。寒霜轻咽,遗留的弓箭在风中凄凉,画角声响愈加酸切。铜盘承载着露水,泪水如铅水一般无休无止。曾经记得樗杜的笙箫,长杨的刀箭,在霜林中猎猎而过。父子二人一同高升,印纽之间的银螭卧在雪上。别墅初成,淮淝之战已经胜利,鞋齿何曾折断。谈话中酒冷,街鼓声渐渐消失。
注释
- 消受:享受,度过。
- 帝城:指京城,即大明或清代的首都。
- 红烛:红色的蜡烛,象征着温暖与节日气氛。
- 横笛:一种乐器,常用于伴奏。
- 开元:指盛唐时期,寓意美好时光的回忆。
- 霜咽遗弓:意指寒霜凝聚,弓箭等器具被遗忘。
- 铜盘承露:铜盘盛放露水,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屐齿:木屐的齿,象征着行走与旅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年-约1700年),字梦得,号紫阳,清代诗人,擅长词与诗,尤其以豪放派词作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人生哲学与雅趣,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中回忆往昔的美好与失落,显示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念奴娇》是一首充满感情与回忆的诗,诗人在无月的夜晚,与王敬哉先生一同饮酒,借酒抒怀,感慨人生的短暂与美好。开头以“先生语我”引入,便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展现出一种亲切的情感交流。接着,诗人描绘了帝城的烟月,表现出对往昔繁华生活的追忆,进一步通过“红烛短时横笛嗷”展现了夜雨中的孤独与愁苦。
诗中多处运用意象,如“铜盘承露,泪如铅水不歇”,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哀伤。对“父子一时连上相”的回忆,既有喜悦又带着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显示出一种家庭的温情与历史的沉重。最后,诗人用“谈深酒冷,鼕鼕街鼓将绝”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回忆的消逝,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矛盾——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悲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先生语我,正一生消受,帝城烟月。
先生对我说,正是我一生的享受与消磨,帝都的烟云与月色显得格外迷人。 -
红烛短时横笛嗷,夜雨开元白发。
红烛燃烧得很短,横笛发出微弱的哀鸣,夜雨中我的白发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 -
霜咽遗弓,风悽内苑,画角声酸切。
寒霜轻声咽泣,遗留的弓箭在风中显得凄凉,画角的声音愈发酸切,让人感到凄凉。 -
铜盘承露,泪如铅水不歇。
铜盘承载着露珠,眼泪如同铅水一般流不断。 -
曾记樗杜笙箫,长杨刀箭,从猎霜林豁。
曾经记得樗杜的笙箫,长杨的刀箭,在霜林中猎取。 -
父子一时连上相,印纽银螭卧雪。
父子二人同时高升,印纽上的银螭卧在白雪之中。 -
别墅初成,淮淝已捷,屐齿何曾折。
别墅刚刚建成,淮淝之战已获胜,鞋齿又何曾折断,暗指生活的艰难。 -
谈深酒冷,鼕鼕街鼓将绝。
一起谈话,酒已冷却,街鼓声渐渐消失,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泪如铅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
- 对仗:如“父子一时连上相,印纽银螭卧雪”,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霜咽遗弓,将自然元素拟人化,传达了悲伤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命中亲情的珍惜。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诗人展现了对过去的追忆与现实的无奈,情感基调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 帝城烟月:象征着繁华与消逝的往昔。
- 红烛:代表温暖与短暂,暗示生活的易逝。
- 铜盘承露: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
- 霜林:代表着寒冷与孤独的环境,反映诗人内心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念奴娇》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
“泪如铅水不歇”中的“铅水”比喻了什么? A. 眼泪沉重
B. 酒水
C. 胆量
D. 生活 -
诗中提到的“父子一时连上相”是指什么? A. 父子一同升迁
B. 父亲去世
C. 父子关系紧张
D. 家庭和睦
答案:
- C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如梦令》与《念奴娇》:两首词都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但李清照的词更多地表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而陈维崧的诗则展现了男性对生活与亲情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陈维崧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