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之廿四》

时间: 2025-01-10 22:41:24

挈瓶者谁子。

娇(一作妖)服当青春。

三五明月满。

盈盈不自珍。

高堂委金玉。

微缕悬千钧。

如何负公鼎。

被●【左上公左下儿右文字偏旁】笑时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挈瓶者谁子。娇一作妖服当青春。三五明月满。盈盈不自珍。高堂委金玉。微缕悬千钧。如何负公鼎。被左上公左下儿右文字偏旁笑时人。

白话文翻译:

提着酒瓶的人是谁的儿子呢?她穿着妖艳的衣服,正值青春年华。三五的明月正好悬挂在空中,让人心中不觉珍惜。高堂之上满是金玉,微弱的丝线却悬挂着千钧的重物。怎么能辜负那公鼎呢?偏偏被旁人嘲笑。

注释:

字词注释

  • 挈瓶:提着酒瓶。
  • 妖服:妖艳的衣服,形容女子的装扮美丽而妖媚。
  • 三五明月:指农历每月的十五、十六日,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
  • 盈盈:形容水波荡漾,景象美好;这里指女子的娇美。
  • 珍:珍惜、珍视。
  • 委:倾倒、放置。
  • 公鼎:古代的礼器,象征权力和地位。

典故解析

  • 公鼎:公鼎象征着国家的重任和权力,寓意在于对责任和义务的承担,暗示诗人在感慨自己的责任和处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昂(659年-702年),唐代著名诗人,字伯玉,号少陵,后世称为“少陵诗人”。他以豪放、清新、沉郁的诗风著称,代表作有《登幽州台歌》等,常表现对人生、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青春和社会责任的思考,结合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责任的困惑。

诗歌鉴赏:

陈子昂的《感遇·之廿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青春、美丽和责任的思考。诗中“挈瓶者谁子”开篇便引人入胜,勾勒出一个提酒的女子形象,既有青春的娇美,又似乎带着些许娇媚,暗示着青春的短暂和易逝。接下来的“盈盈不自珍”则揭示了对美好事物的无知和轻视,表达了一种对青春年华不自珍惜的惋惜。

“高堂委金玉”一句,诗人通过对高堂的描写,表现出对物质财富的追逐与反思,而“微缕悬千钧”则是对责任的深刻思考,暗示着轻松的外表下,实际上承载着重大的责任与压力。最后的“如何负公鼎”则是对自身责任的质问,强调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整首诗以美丽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交织,既有对青春的赞美,也有对社会责任的思考,体现了陈子昂作为一个诗人的深邃与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挈瓶者谁子”:提着瓶子的人是谁的儿子?引发对美丽女子身份的思考。
  2. “娇一作妖服当青春”:形容她的衣着妖艳,正值青春年华,暗示青春的美丽与短暂。
  3. “三五明月满”:描绘月亮的圆满,象征美好时光的流逝。
  4. “盈盈不自珍”:即使美好在眼前,却不懂得珍惜。
  5. “高堂委金玉”:富贵的高堂上堆满了金玉,反映物质的诱惑。
  6. “微缕悬千钧”:轻微的丝线承载着千钧重物,暗示责任的重大。
  7. “如何负公鼎”:质问自己如何承担起重大责任。
  8. “被左上公左下儿右文字偏旁笑时人”:讽刺周围人对自身处境的嘲笑,隐含对社会的批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盈盈”比喻美丽,传达出一种细腻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使用“公鼎”象征责任与地位,深刻含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青春的珍惜与对责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美丽事物的描写,反思人们在追求物质与美好时,是否能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并对社会现象进行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瓶:象征青春与享乐。
  • 明月:象征美好时光与珍惜。
  • 金玉:象征物质财富与诱惑。
  • 公鼎:象征责任与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挈瓶者”指的是什么?

    • A) 一个提酒的人
    • B) 一位学者
    • C) 一个商人
    • D) 一位诗人
  2. 诗中“盈盈不自珍”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珍惜
    • B) 忽视
    • C) 悲伤
    • D) 快乐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比较陈子昂的《感遇·之廿四》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注重责任与青春的关系,而后者则更强调壮丽的景色与豪情。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古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