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诉衷情
人间日日有沧桑,湖草只寻常。
依然旧日鸥鹭便换水云乡。
偎纸帐,对茶铛,细思量。
月华金镜,浪捲银涛,一样潇湘。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沧桑的感慨,尽管生活中有许多变化,但是自然的景色依旧如故。诗人在湖边,静静思考,感受着月光和波浪的美好,内心却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
注释
- 沧桑:指世事的变迁与变化。
- 湖草:湖边的草,形容自然环境的常态。
- 鸥鹭:指海鸥和白鹭,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水云乡:水和云的地方,形容自然的美好与恬静。
- 偎纸帐:依偎在帐篷中,形容一种安静的状态。
- 茶铛:古代泡茶的器具,象征生活的细腻与温暖。
- 月华金镜:月光如金镜般的明亮,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美丽。
- 浪捲银涛:波浪翻滚,水面如银色的涛浪,描绘了湖面的动态美。
- 潇湘:潇湘是地名,常用来指代美丽的水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廷式,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而闻名。其作品常呈现出幽静、淡雅的风格,充满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时期正值社会变迁,作者通过自然景色反映个人的内心世界,表达对旧日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诉衷情》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表达对人生变化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诗的开头以“人间日日有沧桑”引入,直接揭示了生活的无常和变化,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接着“湖草只寻常”则转向自然,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界的热爱与依赖,湖草作为一种常见的景物,反映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
“依然旧日鸥鹭便换水云乡”一句,展现了自然的恒常与不变,尽管人事沧桑,自然界却有其不变的美丽。接下来的“偎纸帐,对茶铛,细思量”则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生活场景,诗人独自在帐篷里,喝着茶,细细回味往日的点滴,情感愈发沉淀。
最后两句“月华金镜,浪捲银涛,一样潇湘”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月光和湖水的描写既美丽又富有意境,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以极简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同时传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与思索,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间日日有沧桑:生活中每天都有变化与沧桑,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湖草只寻常:尽管生活变化,湖边的草依旧是寻常之物,体现一种平和。
- 依然旧日鸥鹭便换水云乡:自然界的常青与变化,海鸥和白鹭的存在代表着美好的回忆。
- 偎纸帐,对茶铛,细思量:在帐篷中静静思考,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沉思。
- 月华金镜,浪捲银涛,一样潇湘:月光照耀下的湖水,波涛起伏,依旧是美丽的水乡,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月华金镜”形象地比喻月光的明亮。
- 对仗:“浪捲银涛”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之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沧桑”为引,表现了对生活变化的感慨,同时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平和与怀旧的情感,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沧桑:象征人生的变迁。
- 湖草:自然的常态,代表宁静。
- 鸥鹭:美好回忆的象征。
- 月华:象征光明与希望。
- 银涛:象征波动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沧桑”一词主要指什么?
- A. 生活的变化
- B. 自然的美丽
- C. 人际关系
-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现对生活的思考?
- A. 鸥鹭
- B. 茶铛
- C. 湖草
-
“偎纸帐,对茶铛,细思量”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宁静
- C. 激动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情感更为细腻。
- 《水调歌头》:以更宏大的视野讨论人生哲理,情感较为激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文廷式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