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遍(用韵作月对和程申父国录)》

时间: 2025-04-28 14:06:51

月曰不然,君亦怎知,天上从前事。

吾语汝,月岂有弦时。

奈人间井观乃尔。

休浪许。

历家缪悠而已。

谁云魄死生明起。

又明死魄生,循环晦朔,有老兔、自熙熙。

妄相传、月溯日光余。

嗟万古谁知了无亏。

玉斧修成,银蟾奔去,此言荒矣。

噫。

世已堪悲。

听君歌复解人颐。

桂魄何曾死,寒光不减些儿。

但与日相望,对如两镜,山河大地无疑似。

待既望观之。

冰轮渐侧,转斜才一钩耳。

论本来不与中秋异。

恐天问灵均未知此。

又底用、咸池重洗。

乾坤一点英气。

宁老人间世。

飞上天来,摩挲月去,才信有晴无雨。

人生圆缺几何其。

且徘徊、与君同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哨遍》(用韵作月对和程申父国录)
作者: 方岳 〔宋代〕

月曰不然,君亦怎知,天上从前事。
吾语汝,月岂有弦时。奈人间井观乃尔。
休浪许。历家缪悠而已。谁云魄死生明起。
又明死魄生,循环晦朔,有老兔自熙熙。
妄相传月溯日光余。嗟万古谁知了无亏。
玉斧修成,银蟾奔去,此言荒矣。噫。世已堪悲。
听君歌复解人颐。桂魄何曾死,寒光不减些儿。
但与日相望,对如两镜,山河大地无疑似。
待既望观之。冰轮渐侧,转斜才一钩耳。
论本来不与中秋异。恐天问灵均未知此。
又底用咸池重洗。乾坤一点英气。
宁老人间世。飞上天来,摩挲月去,才信有晴无雨。
人生圆缺几何其。且徘徊与君同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月亮的思考。月亮说:“我不是你所想的那样,你怎么知道呢?天上过去的事情。”我告诉你,月亮何曾有弦的时候。人间的井观只是如此而已。不要轻易相信那些传言,历代的说法都是模糊不清的。谁说月亮的光辉与生死有关?又是谁说明亮的月光与死去的灵魂有关?月亮的阴晴圆缺,有如老兔在欢快地跳跃。那些妄言传言只不过是月亮反射的日光而已。唉,万古以来又有谁能知道这些呢?玉斧修成,银蟾奔去,这种说法真是荒唐。可叹这个世界已经值得悲伤。听你歌唱,似乎能解我心中忧愁。桂花的月亮何曾消逝,寒光依然没有减少。只要与太阳相对,就像两面镜子,山河大地没有什么不同。等到月亮圆时再去观赏。冰冷的月轮渐渐倾斜,转动时只有一小部分而已。讨论这些本来就不与中秋有别。恐怕天上的灵魂也不知道这些道理。又何必再用咸池去洗涤。天地之间一点英气。难道要让人间的人都知道吗?飞上天去,抚摸着月亮,才相信有晴天没有雨天。人生的圆缺又算什么呢?不如与你一起徘徊,醉倒在这美好的时光中。


注释:

  1. 月曰不然:月亮说不是这样的。
  2. 君亦怎知:你怎么知道这些呢?
  3. 奈人间井观乃尔:人间的井中所见就是这样。
  4. 休浪许:不要轻易相信。
  5. 历家缪悠而已:历代的说法都是模糊不清的。
  6. 桂魄:指月亮的光辉。
  7. 冰轮渐侧:月亮逐渐倾斜。

典故解析:

  • 老兔自熙熙:指的是古代传说中月亮上有兔子,象征着月亮的变化与生命。
  • 玉斧修成,银蟾奔去:这句话可能指的是神话传说中关于月亮的神秘故事,表现一种荒诞的想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词清新、意境深远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兼具哲理性。

创作背景:

《哨遍》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月亮的象征,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哨遍》通过描写月亮,探讨了生死、时间和人类的存在。诗中月亮不仅是自然现象的体现,更是情感与哲理的象征。开头便引出月亮的反驳,显示出对传统观念的质疑,突显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月亮的光辉与人间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中多处运用了反问的修辞,增强了诗句的哲理性与思考性。

通过“寒光不减”与“人生圆缺”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慨。月亮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起伏,而诗人则希望与友人共享这一切,醉于此时此刻的美好。整体而言,这首诗虽有抒情成分,但更多的是对存在、时间流逝的哲理性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曰不然,君亦怎知:月亮反驳说,你怎么知道我的真实情况。
  2. 天上从前事:指过去的事情,暗示历史的不可知。
  3. 吾语汝,月岂有弦时:我告诉你,月亮何曾有弦。
  4. 奈人间井观乃尔:人间的井中所见即是如此,显示视角的局限。
  5. 休浪许:不要轻言相信。
  6. 历家缪悠而已:历代的说法都是不清楚的。
  7. 谁云魄死生明起:谁说月亮的光辉与生死有关。
  8. 又明死魄生:明亮的月光与死去的灵魂相关。
  9. 循环晦朔:月亮的阴晴圆缺在循环。
  10. 有老兔自熙熙:提及月亮上的兔子,象征生机。
  11. 妄相传月溯日光余:传言只是月亮反射的阳光。
  12. 嗟万古谁知了无亏:万古以来谁又能知道这些道理。
  13. 玉斧修成,银蟾奔去:关于月亮的传说,显得荒唐。
  14. 世已堪悲:世界已然悲伤。
  15. 听君歌复解人颐:听你的歌声,似乎能解我心忧。
  16. 桂魄何曾死:月亮的光辉从未消逝。
  17. 寒光不减些儿:月光依然如故。
  18. 但与日相望:只要与太阳相对。
  19. 对如两镜:彼此如同镜子。
  20. 山河大地无疑似:山河大地没有什么不同。
  21. 待既望观之:待到月亮圆满再观赏。
  22. 冰轮渐侧,转斜才一钩耳:冰冷的月亮渐渐倾斜。
  23. 论本来不与中秋异:本来就不与中秋有别。
  24. 恐天问灵均未知此:恐怕天上的灵魂也不知道。
  25. 又底用咸池重洗:何必再用咸池洗涤。
  26. 乾坤一点英气:天地之间一点英气。
  27. 宁老人间世:难道要让人间的人都知道吗?
  28. 飞上天来,摩挲月去:飞上天去,抚摸月亮。
  29. 才信有晴无雨:才相信有晴天没有雨天。
  30. 人生圆缺几何其:人生的圆缺又算什么呢?
  31. 且徘徊与君同醉:不如与你一起徘徊,醉倒在这美好的时光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人类情感的反映。
  • 反问:增强诗句的哲理性和思考性。
  • 对仗:如“视角的局限”与“历史的不可知”。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生命的思索,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通过月亮的变化,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哲理,最终回归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月亮: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迁。
  2. 桂魄:象征纯洁与美好。
  3. 老兔:象征生命与繁荣。
  4. 冰轮:象征冷静与理智。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月亮常常被视为思念、孤独的象征,而在这首诗中,月亮则成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载体。通过对月亮的反思,诗人传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月亮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孤独
    • B. 时间的流逝
    • C. 财富
    • D. 权力
  2. 诗中提到的“桂魄”指的是什么?

    • A. 桂花
    • B. 月亮的光辉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饮品
  3. 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什么感慨?

    • A. 生命的短暂
    • B. 生命的美好
    • C. 生命的无常
    • D. 生命的束缚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 by杜甫:通过月亮表达兄弟间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 by 苏轼:表现对月亮的感慨,体现人对自然的哲理思考。

通过对比,方岳的《哨遍》更注重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而苏轼则在情感上更为直白。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相关诗句

月曰不然,君亦怎知,天上从前事。下一句是什么

吾语汝,月岂有弦时。上一句是什么

吾语汝,月岂有弦时。下一句是什么

奈人间井观乃尔。上一句是什么

奈人间井观乃尔。下一句是什么

休浪许。上一句是什么

休浪许。下一句是什么

历家缪悠而已。上一句是什么

历家缪悠而已。下一句是什么

谁云魄死生明起。上一句是什么

谁云魄死生明起。下一句是什么

又明死魄生,循环晦朔,有老兔、自熙熙。上一句是什么

又明死魄生,循环晦朔,有老兔、自熙熙。下一句是什么

妄相传、月溯日光余。上一句是什么

妄相传、月溯日光余。下一句是什么

嗟万古谁知了无亏。上一句是什么

嗟万古谁知了无亏。下一句是什么

玉斧修成,银蟾奔去,此言荒矣。上一句是什么

月曰不然,下一句是什么

君亦怎知,上一句是什么

君亦怎知,下一句是什么

天上从前事。上一句是什么

天上从前事。下一句是什么

吾语汝,上一句是什么

吾语汝,下一句是什么

月岂有弦时。上一句是什么

月岂有弦时。下一句是什么

奈人间井观乃尔。上一句是什么

奈人间井观乃尔。下一句是什么

休浪许。上一句是什么

休浪许。下一句是什么

历家缪悠而已。上一句是什么

历家缪悠而已。下一句是什么

谁云魄死生明起。上一句是什么

谁云魄死生明起。下一句是什么

又明死魄生,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