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葛公绰求猿》
时间: 2025-02-04 16:10: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葛公绰求猿 蔡襄 〔宋代〕
子求穉猿书至闽,我说猿意持赠君。 吾州四面列岩巘,钜木轇葛凌氛氲。 结窠栽槛走疾置,十日可置澄江濆。 嗟邻庶品各有性,拘忧适喜无间分。 彼猿之类宅丘壑,爱恋深厚编前文。 戏禽虽传古仙者,射臂未许今将军。 朝栖乔木之苍莽,夕饮幽涧之潺沄。 山空月明一长啸,商船海上迎风闻。 君家东园岂不美,桧竹翠密兰茝薰。 斯猿傥忆故时侣,举首断隔千重云。 纵之不遣乃得所,推夫此理惠泽雰。 令吾郡邑决笼柙,蹄者奔逸羽者翂。 因观微物通万化,譬诸献鹄良有云。
白话文翻译
你写信到福建来求小猿,我理解你的心意并准备赠送给你。 我的家乡四面环山,巨大的树木交错生长,云雾缭绕。 我们迅速准备,十天内就能将猿送到清澈的江边。 唉,邻近的生物各有其特性,忧喜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猿类居住在山谷中,对它们的喜爱和眷恋在前文中有所体现。 虽然古代仙人传说中提到它们,但现代将军却未曾射中它们。 它们早晨栖息在高大的树木上,晚上在幽深的溪流中饮水。 在空旷的山中,月光下它们发出长啸,海上的商船能听到。 你家的东园难道不美吗?松竹翠绿,兰花香气四溢。 如果这只猿想起它的旧时伴侣,抬头望去,千重云层隔断了视线。 放走它,让它自由,这是最好的选择,推广这种理念,将带来广泛的恩泽。 让我们的郡邑解除束缚,让奔跑的和飞翔的都能自由。 通过观察微小的生物,我们可以理解万物的变化,就像献上鹄鸟一样,确实有其意义。
注释
- 穉猿:小猿。
- 闽:福建的简称。
- 岩巘:险峻的山峰。
- 钜木轇葛:巨大的树木交错生长。
- 氛氲:云雾缭绕的样子。
- 疾置:迅速准备。
- 澄江濆:清澈的江边。
- 庶品:众多的生物。
- 丘壑:山谷。
- 潺沄:溪流声。
- 商船海上迎风闻:海上的商船能听到猿的长啸。
- 桧竹:松竹。
- 兰茝薰:兰花的香气。
- 决笼柙:解除束缚。
- 蹄者奔逸羽者翂:让奔跑的和飞翔的都能自由。
- 献鹄:献上鹄鸟,比喻有意义的行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福建仙游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法工整秀丽,尤以行书著称。此诗是蔡襄应友人葛公绰之求而作,表达了对自然生物的关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创作背景: 葛公绰向蔡襄求赠一只小猿,蔡襄在回信中不仅答应了请求,还借此机会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生物的关爱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中通过对猿的生活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物自由的尊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猿的生活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物自由的尊重。诗中“吾州四面列岩巘,钜木轇葛凌氛氲”描绘了家乡的自然风光,而“彼猿之类宅丘壑,爱恋深厚编前文”则表达了对猿的深厚情感。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猿的自由生活的描述,强调了自由的重要性,并呼吁人们尊重生物的自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和生物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子求穉猿书至闽:你写信到福建来求小猿。
- 我说猿意持赠君:我理解你的心意并准备赠送给你。
- 吾州四面列岩巘:我的家乡四面环山。
- 钜木轇葛凌氛氲:巨大的树木交错生长,云雾缭绕。
- 结窠栽槛走疾置:我们迅速准备。
- 十日可置澄江濆:十天内就能将猿送到清澈的江边。
- 嗟邻庶品各有性:唉,邻近的生物各有其特性。
- 拘忧适喜无间分:忧喜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 彼猿之类宅丘壑:猿类居住在山谷中。
- 爱恋深厚编前文:对它们的喜爱和眷恋在前文中有所体现。
- 戏禽虽传古仙者:虽然古代仙人传说中提到它们。
- 射臂未许今将军:但现代将军却未曾射中它们。
- 朝栖乔木之苍莽:它们早晨栖息在高大的树木上。
- 夕饮幽涧之潺沄:晚上在幽深的溪流中饮水。
- 山空月明一长啸:在空旷的山中,月光下它们发出长啸。
- 商船海上迎风闻:海上的商船能听到。
- 君家东园岂不美:你家的东园难道不美吗?
- 桧竹翠密兰茝薰:松竹翠绿,兰花香气四溢。
- 斯猿傥忆故时侣:如果这只猿想起它的旧时伴侣。
- 举首断隔千重云:抬头望去,千重云层隔断了视线。
- 纵之不遣乃得所:放走它,让它自由,这是最好的选择。
- 推夫此理惠泽雰:推广这种理念,将带来广泛的恩泽。
- 令吾郡邑决笼柙:让我们的郡邑解除束缚。
- 蹄者奔逸羽者翂:让奔跑的和飞翔的都能自由。
- 因观微物通万化:通过观察微小的生物,我们可以理解万物的变化。
- 譬诸献鹄良有云:就像献上鹄鸟一样,确实有其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譬诸献鹄良有云”,用献鹄比喻有意义的行为。
- 拟人:如“彼猿之类宅丘壑,爱恋深厚编前文”,将猿拟人化,赋予它们情感。
- 对仗:如“朝栖乔木之苍莽,夕饮幽涧之潺沄”,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生物的关爱和对自由的向往。通过描绘猿的生活环境和自由生活,强调了自由的重要性,并呼吁人们尊重生物的自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岩巘:险峻的山峰,象征自然的壮丽。
- 钜木轇葛:巨大的树木交错生长,象征自然的繁茂。
- 氛氲:云雾缭绕的样子,象征自然的神秘。
- 澄江濆:清澈的江边,象征自然的纯净。
- 丘壑:山谷,象征自然的宁静。
- 潺沄:溪流声,象征自然的和谐。
- 苍莽:高大的树木,象征自然的庄严。
- 潺沄:溪流声,象征自然的和谐。
- 月明:月光,象征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 桧竹:松竹,象征自然的坚韧和美丽。
- 兰茝薰:兰花的香气,象征自然的芬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蔡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诗中提到的“穉猿”是指什么? A. 大猿 B. 小猿 C. 老猿 D. 野猿
-
诗中“吾州四面列岩巘”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平原 B. 山谷 C. 山峰 D. 森林
-
诗中“彼猿之类宅丘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猿的恐惧 B. 对猿的厌恶 C. 对猿的喜爱 D. 对猿的冷漠
-
诗中“纵之不遣乃得所”表达了什么理念? A. 自由 B. 束缚 C. 控制 D. 放逐
答案:
- B
- B
- C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蔡襄《答葛公绰求猿》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但蔡襄的诗更侧重于对生物自由的尊重,而苏轼的赋则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观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有助于理解蔡襄的创作背景。
通过以上内容,用户可以全面了解蔡襄的《答葛公绰求猿》,包括诗歌的原文、白话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分析、互动学习、比较与延伸以及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