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太祝》

时间: 2025-01-27 03:47:33

百里驩迎新令贤,儒经吏术尽家传。

天开岭阜竦双阙,地杂桑麻隘一川。

锦雉驯飞春陌上,雪凫高去夕岚边。

长才久屈君无限,所惜斯民受赐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王太祝
司马光

百里驩迎新令贤,
儒经吏术尽家传。
天开岭阜竦双阙,
地杂桑麻隘一川。
锦雉驯飞春陌上,
雪凫高去夕岚边。
长才久屈君无限,
所惜斯民受赐偏。

白话文翻译:

王太祝即将到任,百里之内的人们都在迎接这位新的贤人。他的家族世代传承儒家经典和官吏之道。天边的山岭高耸如双阙,地上杂乱的桑麻遍布一川。五彩斑斓的雉鸟在春天的田野上飞翔,白雪皑皑的野鸭在黄昏的山岚间高飞。你拥有的才华被压制了太久,令人遗憾的是民众却只得到偏袒的施恩。

注释:

字词注释:

  • :迎接、欢庆。
  • 令贤:指有德行的贤士。
  • 儒经:指儒家经典。
  • 吏术:指治理政务的技巧。
  • :高地、山丘。
  • :狭窄的地方。
  • 锦雉:美丽的雉鸟,寓意春天的生机。
  • 雪凫:指白色的野鸭,象征自由。
  • 长才久屈:指有才能的人长时间未能施展。
  • 斯民:这些百姓。

典故解析:

  • “百里驩迎新令贤”体现了古人对于贤士的重视,反映了古代对德才兼备的人的重视和期望。
  • “长才久屈”表达了对有才之士未能施展才华的惋惜,反映了士人对社会的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是“古文运动”的重要推动者。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送王太祝》写于王安石改革时期,王太祝为新任官员,诗中寄托了诗人对新任官员的期待和对百姓的关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能够施展才华的渴望。

诗歌鉴赏:

《送王太祝》是一首饱含深情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对新任官员王太祝的赞美,表达了对新政的期待和对百姓命运的关心。开头两句描绘百里之内人民的热情迎接,表现出对王太祝的高度评价和对其能力的信任。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时代背景的关注,尤其是山川与田野的对比,传达出对新政带来的变革的期待。

诗中“长才久屈君无限”一句,强烈反映出司马光对有才之士无处施展的惋惜与无奈,带有对社会的不满与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前景的向往,又有对现实困境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与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里驩迎新令贤,
    表达了百里之内的人们热情地迎接王太祝,是对他的高度赞誉。

  • 儒经吏术尽家传。
    说明王太祝的家世背景,强调其所具备的文化素养和治国才能。

  • 天开岭阜竦双阙,
    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用高阜象征高尚的理想。

  • 地杂桑麻隘一川。
    田地的繁荣与自然的和谐,寓意富饶的土地与希望。

  • 锦雉驯飞春陌上,
    通过五彩斑斓的雉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雪凫高去夕岚边。
    描述白雪皑皑的野鸭在黄昏时飞去,隐喻自由与解放。

  • 长才久屈君无限,
    表达对有才之士的惋惜,强调未能施展才华的无奈。

  • 所惜斯民受赐偏。
    反映出对百姓只得到偏袒施恩的担忧,表明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比喻,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社会的反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旨在表达对王太祝的期待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有才之士命运的关心和对社会公正的渴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社会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百里驩:象征人民对新官的期待。
  • 双阙:高耸入云的山岭,象征理想与抱负。
  • 桑麻:象征民生的富饶与安定。
  • 锦雉:象征春天的活力与希望。
  • 雪凫:象征自由与解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百里驩迎新令贤”,其中“驩”字的意思是: A. 欢迎
    B. 欢快
    C. 幸福
    D. 轻松

  2. “长才久屈君无限”中“屈”字的意思是: A. 弯曲
    B. 受压制
    C. 低下
    D. 退缩

  3. 诗中用“锦雉”和“雪凫”来象征: A. 人生的无常
    B. 自然的美丽
    C. 春天的生机与自由
    D. 社会的苦难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是送别诗,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盼,二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和表达手法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精选》
  • 《司马光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