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五日西湖宿斋》

时间: 2025-01-11 11:21:03

并湖西去望南屏,但见烟云日日新。

山色渐争秋气势,荷花全露晓精神。

洗心用此无边绿,处世端能不染尘。

惭愧西湖敦夙夜,从今长作境中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六月十五日西湖宿斋 朱翌 〔宋代〕 并湖西去望南屏,但见烟云日日新。 山色渐争秋气势,荷花全露晓精神。 洗心用此无边绿,处世端能不染尘。 惭愧西湖敦夙夜,从今长作境中人。

白话文翻译:

沿着湖的西边向南屏望去,只见烟云每天都在变化。 山色逐渐展现出秋天的气势,荷花在清晨完全展现出它的精神。 用这无边的绿色洗涤心灵,处世时能够不沾染尘埃。 对西湖的日夜守护感到惭愧,从今以后长久地成为这景色中的人。

注释:

  • 并湖西去:沿着湖的西边走去。
  • 南屏:指南屏山,位于杭州西湖西南。
  • 烟云日日新:形容烟云每天都在变化,景色常新。
  • 秋气势:秋天的气象和气势。
  • 荷花全露晓精神:荷花在清晨完全展现出它的美丽和精神。
  • 洗心用此无边绿:用这无边的绿色景色来洗涤心灵。
  • 处世端能不染尘:在世俗中能够保持清白,不沾染尘埃。
  • 敦夙夜:日夜守护。
  • 境中人:指长久地生活在这景色中的人。

诗词背景: 朱翌是宋代诗人,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这首诗创作于六月十五日,诗人宿斋于西湖边,通过观察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清白处世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景色,尤其是秋天的山色和清晨的荷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诗中“洗心用此无边绿”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用自然的美景来净化心灵,保持清白。最后两句“惭愧西湖敦夙夜,从今长作境中人”,则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的深厚感情,以及愿意长久地生活在这美景中的愿望。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首句“并湖西去望南屏”,点明了诗人的位置和观察的方向,为全诗设定了场景。
  • “但见烟云日日新”,通过“日日新”形容烟云的变化,展现了自然的生机。
  • “山色渐争秋气势”,用“渐争”形容山色逐渐展现出秋天的气象,赋予山色以动态美。
  • “荷花全露晓精神”,通过“全露”和“晓精神”形容荷花在清晨的美丽,展现了荷花的生命力。
  • “洗心用此无边绿”,用“无边绿”形容自然景色的广阔,表达了诗人希望用自然来净化心灵。
  • “处世端能不染尘”,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世俗中保持清白的愿望。
  • “惭愧西湖敦夙夜”,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日夜守护的感激和惭愧。
  • “从今长作境中人”,抒发了诗人愿意长久地生活在这美景中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洗心用此无边绿”,将自然景色比作洗涤心灵的水。
  • 拟人:如“山色渐争秋气势”,赋予山色以人的动作和情感。
  • 对仗:如“烟云日日新”与“荷花全露晓精神”,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与人生的和谐统一,诗人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清白处世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烟云:象征着自然的变化和生机。
  • 山色:象征着秋天的气象和气势。
  • 荷花:象征着清晨的美丽和生命力。
  • 无边绿:象征着自然的广阔和净化心灵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并湖西去望南屏”中的“南屏”指的是什么? A. 南屏山 B. 南屏寺 C. 南屏湖 D. 南屏桥

  2. 诗中“洗心用此无边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希望用自然来净化心灵 B. 希望用绿色来装饰家园 C. 希望用绿色来种植植物 D. 希望用绿色来绘画

  3. 诗中“处世端能不染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希望在世俗中保持清白 B. 希望在世俗中保持忙碌 C. 希望在世俗中保持沉默 D. 希望在世俗中保持快乐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描写西湖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 杨万里的《小池》:描写小池边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词对比:

  • 朱翌的《六月十五日西湖宿斋》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两者都描写了西湖的美景,但朱翌的诗更注重表达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清白处世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朱翌的诗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西湖梦寻》:详细介绍了西湖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深入理解诗中的西湖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