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泰安》

时间: 2025-01-10 22:38:38

客心晓逐五更鸡,马首东南月未西。

峰逼天街星影动,岸崩河曲水声迷。

枣花浥露垂荒井,麦穗临风压大堤。

书剑飘零今五十,不如归钓老磻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心晓逐五更鸡,
马首东南月未西。
峰逼天街星影动,
岸崩河曲水声迷。
枣花浥露垂荒井,
麦穗临风压大堤。
书剑飘零今五十,不如归钓老磻溪。

白话文翻译

客人的心在黎明时分随着五更的鸡鸣而苏醒,
马头指向东南,月亮还没有落下。
山峰逼近天街,星影在晃动,
岸边崩塌,河曲的水声让人迷醉。
枣花浸润着露水,垂落在荒凉的井边,
麦穗在风中摇曳,压弯了大堤。
书剑飘零,五十年光阴已逝,不如回去钓鱼于老磻溪。

注释

  • :追逐,跟随。
  • :指鸡鸣,五更鸡即黎明时分。
  • 月未西:月亮还未落到西边,暗示天还未完全亮。
  • 峰逼天街:山峰逼近天街,形容山高。
  • 星影动:星星的倒影在水面上晃动。
  • 岸崩:岸边崩塌的现象。
  • 水声迷:水流声令人迷醉。
  • 浥露:浸润露水。
  • 垂荒井:指枣花垂落在荒废的井边。
  • 压大堤:麦穗在风中压弯了堤坝。
  • 书剑飘零:形容书剑的飘零与无所依托。
  • 老磻溪:指归隐于老磻溪的渔乐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施何牧,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致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施何牧人生的晚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清晨的自然景象,暗含了诗人对于人生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晓发泰安》是一首清新而富有哲理的诗作,诗人以清晨的景象作为引子,传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归隐的意愿。首联描绘了清晨时分,鸡鸣响起,客人的心情也随之苏醒,展现了生活的律动与自然的和谐。接着,诗人以“马首东南”引入景象,暗示着远行的方向,寓意着他对未来的期望与追寻。

中间的描写则突显了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脆弱,尤其是“峰逼天街星影动”的意象,展现了山与天的交融,星辰的闪烁,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气氛。而“岸崩河曲水声迷”,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不稳定,象征着人生旅途的不确定性。

最后,诗人以个人的感悟收束,书剑的飘零与归隐的渔乐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过往五十年的感慨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全诗富有深度,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客心晓逐五更鸡:强调黎明的到来,客人的心情随着鸡鸣而苏醒。
  2. 马首东南月未西:指引方向,暗示一种出发,月亮的存在使得时间的流动感明显。
  3. 峰逼天街星影动:描绘山的高耸,星星的闪烁,意境深远。
  4. 岸崩河曲水声迷:自然的力量,水声的迷人,暗示人生的无常。
  5. 枣花浥露垂荒井:自然细节,描绘出一种朦胧与荒凉的美感。
  6. 麦穗临风压大堤:表现出自然的生长与力量。
  7. 书剑飘零今五十: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思考与无奈。
  8. 不如归钓老磻溪:向往简朴的渔乐生活,体现了诗人的归隐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自然的流动,展现流逝感。
  • 拟人:水声迷人,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书剑飘零”和“归钓老磻溪”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个人的哲学思考和归隐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鸣:象征黎明与新开始。
  • 月亮:代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
  • 山峰:象征高远与追求。
  • 水声:代表自然的声音与人生的迷惘。
  • 枣花: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 麦穗:象征丰收与希望。
  • 书剑:象征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马首东南”指的是什么? A. 西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北方
    D. 南方

  2. 诗人希望归隐的地方是哪里? A. 泰安
    B. 老磻溪
    C. 荒井
    D. 大堤

  3. 诗中提到的“书剑飘零”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A. 年龄的增长
    B. 事业的成功
    C. 生活的富足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的作品,描写清晨的壮丽景象。
  • 《静夜思》:李白以夜晚的寂静表达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比较施何牧的《晓发泰安》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者都以清晨为背景,但施何牧更多的是对内心的反思,而李白则表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对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