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旧院》
时间: 2025-02-04 16:20: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 旧院
作者: 屈大均 〔明代〕
淮水秦时水。接青溪烟波九曲,影含苍翠。
一代红颜曲中尽,犹记金陵四美。
有阿马班如堂里。兰草枝枝薰赋客,
凤凰毛,一半分沙喜。无数女,砑笺纸。
歌楼舞榭今馀几。只桃根当年渡处,尚馀香腻。
三摺画桥依然在,踏断长忧朔骑。
又惹得鸳鸯惊起。明月小姑来复往,
鼓箜篌楚调应相倚。魂缥缈,欲招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淮水自秦朝以来的景象,连接着青溪的烟波,水面上映出苍翠的影子。一代红颜在曲调中已消逝,但我仍记得金陵的四美。堂里有阿马班,兰草的香气熏染了客人,凤凰的羽毛分开了沙粒,伴随着无数女子,写着信笺。如今的歌楼舞榭还有多少呢?只有当年桃根渡口的香气依然留存。三摺画桥依旧在,踏断了长久的忧虑,惊起了鸳鸯。明月小姑来去如飞,鼓声中楚调仿佛相依相偎,魂灵飘渺,渴望召唤你。
注释
- 淮水:指淮河,流经今中国的江苏和安徽等地。
- 秦时:指秦朝时期,历史悠久。
- 金陵四美:金陵即南京,四美指风景名胜。
- 阿马班:古代一种乐器,此处指热闹的场景。
- 兰草:象征清雅和高洁。
- 箜篌:古乐器,常用于宴会。
- 魂缥缈:形容灵魂轻盈如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0年-1641年),明代诗人、散文家,以诗词和文言散文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历史的思考,风格优雅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逢社会动荡和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怀旧的笔触,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以表达对历史的追溯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金缕曲 旧院》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怀的词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缅怀。全诗以淮水为起点,唤起了对秦时历史的追忆,接着转向了青溪的烟波画卷,描绘出一幅如梦似幻的景象。诗中提到的“一代红颜曲中尽”,暗示着美丽与青春的消逝,令人感到一阵惆怅。
接下来的描述中,作者通过“兰草枝枝薰赋客”以及“凤凰毛,一半分沙喜”,描绘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场景,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热闹与欢愉。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美好似乎都已不复存在,诗人由此引出对现实的沉思,感慨“歌楼舞榭今馀几”。
最后,诗人以“明月小姑来复往”结束,月亮的变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思念。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兼具了历史的厚重感与个人的情感抒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淮水秦时水:开篇即以地理和历史背景点明主题,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 接青溪烟波九曲,影含苍翠:描绘出自然景色的和谐美,暗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一代红颜曲中尽:表达人生的无常与美好时光的流逝。
- 犹记金陵四美:金陵的美丽景色令人难忘,唤起诗人的乡愁。
- 兰草枝枝薰赋客:兰草的香气象征着高雅的情操。
- 无数女,砑笺纸:描写女子的细腻与柔情,增添了诗歌的温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魂缥缈”形象地表达了对往昔的思念。
- 拟人:将自然景物与人情感融合,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通过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青春的惋惜与对现实的深思,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变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淮水:象征着历史与时间的流逝。
- 兰草:高洁、雅致,代表着诗人内心的追求。
- 凤凰毛:美丽与热闹的象征,衬托出往昔的繁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陵四美”指的是: A. 四个美丽的地方
B. 四种美德
C. 四个季节
D. 四位美女 -
诗中“魂缥缈”表达的意思是: A. 魂灵在飞
B. 魂灵渺茫
C. 魂灵沉重
D. 魂灵欢畅 -
诗的主要主题是: A. 对现实的赞美
B. 对往昔的怀念
C. 对未来的展望
D.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 《离骚》——屈原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以历史为背景,表达对往昔英雄的追忆与赞美,情感上相似,但在风格上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屈大均研究》